园艺学院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劳动育人模式
育苗、水培、移栽……在特殊的居家时期,也正值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园艺学院近百余名学生用辛勤的劳动参与着植物从栽培到生长的整个过程,感受着生命积极向上的力量。
园艺学院深入学习,认真研讨,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园艺学院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崇尚劳动”的价值观。
让劳动育人浸透在“第一课堂”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围绕“园艺农事”设计劳动教育,用好党课、团课、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教育理论课等,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入脑入耳入心。加强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筹划,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等内容,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总体目标和时代要求等,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认识劳动。
“无土栽培是利用现代化的设备、高科技进行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一个农业劳动过程。同学们应积极劳动、学会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在劳动中感受专业技术。”胡晓辉老师担任主讲的《无土栽培学》课程里,大家积极的分享着自己的专业劳动作品,畅聊劳动的感悟,在劳动中感受着科技的力量与科学的艺术。
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教育,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实践教学劳动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劳动教育,系统化设计课程内容标准,在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中适时适当适度融入专业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纪律、劳动法、职业道德等内容要素,强化劳动导向。在专业必修课中,设置园艺操作技能训练、设施操作技能训练等4门课程,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田野调查等结合起来。依托学院现有的教学基地和试验示范站,构建不同层次实践教学劳动模式,探索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四个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统筹推进“五融入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将其融入思想引领、融入国家战略、融入社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融入文化建设。
让劳动育人实践在“第二课堂”
学院将劳动品质、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融入第二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劳动+创新创业”。充分调动学院专任教师积极性,在课堂主阵地教学渗入的基础上,通过以大学生科创项目为依托,从在研项目和已有科技成果中挖掘有潜力的项目进行预研和培育,拓展双创教育空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激发创造性劳动,推进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劳动+校园生活”。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文明教室、宿舍创建,将劳动教育融入优良学风建设中;结合学校“五个文明工程”中文明校园创建,组建校园环境维护志愿服务小队,参与校园环境维护活动;发挥家庭的教育引导,通过基础家务劳动提升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将劳动教育贯穿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劳动+生产实践”。在学科竞赛中发挥劳动精神与专业思想教育、美育教育、心理健康等融合,提升专业自信,塑造阳光心态,涵养美育情怀;以“经济树木园”养护活动为依托,结合专业知识,在栽培管理等环节中参与实践劳作,引导学生在生产实践劳动中感受劳动乐趣;充分发挥生产实践基地功能,组织志愿者定期前往基地开展生产实习实践,将理论与生产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体验劳动中感悟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
“劳动+志愿服务”。设立暑期劳动月,鼓励学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田园使者”活动、“村主任助理”活动、“政府机关见习”活动等,走向生产一线、走向基层开展劳动锻炼;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植树节”活动等主题活动,加深对劳动的理解,在增长才干中锻炼自己。
另外,学院结合学科优势发挥专业特色的劳动育人,将劳动教育与美育教育相结合,让“第二课堂”更具吸引力,在插花课堂里通过劳动欣赏美,感悟美;在鉴赏课里动手制作手工作品,辛勤的劳动收获新的体验;在植物栽培种植养护中感受生命积极向上的力量,用辛勤的劳动切实感受着学科专业的魅力,让劳动教育和心理教育在专业思想教育中焕发魅力。
让劳动育人传扬在“网络课堂”
“在家里应鼓励孩子们自觉参与、自己动手参与家务劳动,趁着这个特殊的假期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学院充分发挥“家校联盟”在教育中的辅助作用,不断通过网络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内涵,逐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疫情期间和家人的共同看护的家庭盆栽,为居家生活增添了色彩,通过劳动让家庭环境变得更舒适,家庭关系变得更融洽”。特殊时期的居家隔离,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盆栽养护系列活动,让植物成为学生的心理顾问,让宅家的生活里通过居家劳动增添了专业色彩;号召家长通过与学生家务互动,提升生活技能,让劳动育人从家庭教育成为起点,更好地推进家校共育。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学院重点加强网络正向引领,并将持续做好劳动育人网络精品栏目创建,重塑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分别策划了主题为“园艺er,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个劳动教育专题,分类挖掘社会上、校园内涌现出的劳动模范,让榜样力量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论述,进一步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致敬劳动工作者,为学生搭建谈心得话感悟的网络平台;从学生情感认同唤醒行为习惯,为学生记录下劳动最美丽的青春剪影,让劳动在青春力量里不断传承。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园艺学院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劳动育人模式
相关推荐
- 【科研新进展】(46)水保所科研人员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9)李靖教授作校史校情专题辅导报告
- 李兴旺 吴普特看望慰问坚守工作岗位人员并与留校学生共度除夕
- 青春告白祖国 弘扬爱国精神
- 有爱的红外测温枪
- 陕西省教育厅督察组来校检查开学准备工作
- 共同战“疫” 党团组织在线(4)
- 校领导看望慰问省级师德先进、军属及病困职工
- 443名2019届毕业生获得求职创业补贴
- 【科研新进展】(61)Johannes Liesche课题组在PNAS上发文揭示植物碳运输的分子调控机制
- 学校召开应对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
- 讲述奠基碑的故事
- 校领导深入国际学院检查指导留学生疫情防控工作
- 优秀青年教师海外教学研修汇报座谈会举办
- 【西农奋斗者】(26)四代人的苹果人生(三)
- 学生表彰大会暨庆祝2020年元旦文艺晚会举行
- 走访“两山”理论发源地 探寻美丽乡村“安吉经验”
- 军训组图(一)
- 党外人士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50)水建学院以培养方案支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