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进展】(61)Johannes Liesche课题组在PNAS上发文揭示植物碳运输的分子调控机制
3月3日,生命学院Johannes Liesche课题组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双一流A类期刊)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生命学院已毕业博士生徐启玉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Johannes Liesche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源。植物体通过精确调控碳的运输及分配实现各项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大多数作物及模式植物拟南芥中,以蔗糖为主的光合同化产物通过蔗糖转运蛋白(SUCs)转运到韧皮部的维管束,该过程决定了蔗糖从叶中的输出速率,进而影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尽管SUCs在植物光合同化碳的运输及分配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目前对其调控机制依然知之甚少。该项研究发现AtSUC2转运活性的调节需依赖其泛素化和磷酸化修饰,该研究鉴定了拟南芥AtSUC2的两个调节蛋白:泛素缀合酶UBC34和激酶WAKL8,进一步解析了它们调控蔗糖转运活性的分子机制。此外,该研究发现调控因子缺失的植物具有更大的生物量及产量,并提出控制SUCs的调控蛋白可能是提高植物生产力更为可行的途径。
图1:泛素缀合酶UBC34(拟南芥蔗糖转运蛋白AtSUC2的关键调控因子之一)的功能缺失突变体显示出增加的拟南芥生物量。 A:3周龄拟南芥野生型和ubc34缺失突变体之间各种参数的对比。ubc34缺失突变体内SUC2蛋白含量增加表明UBC34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SUC2活性。ubc34缺失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发芽率及开花时间相似,但是突变体比野生型有更高的生物量和种子重量。B: 4周龄拟南芥野生型和ubc34缺失突变体的形态对比。结果表明, UBC34在运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植物产量方面是比SUC2更好的目标!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我校人才引进启动经费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2/25/1912754117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研新进展】(61)Johannes Liesche课题组在PNAS上发文揭示植物碳运输的分子调控机制
- 上一篇:《遗传学(英文)》MOOC助力远程教学
- 下一篇:《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办法》修订后实施
相关推荐
- 赵其国院士向我校捐赠著作
- 【砥砺奋进20年】(27)理学院:守正创新 内涵发展 全面振兴基础学科
- 学校召开2020年第一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暨名师教学工作坊活动结束
- 学校启动2019届“十佳毕业生”评选
- 我校福建校友会成立
- 研讨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 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发展(3)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Vic Adamowicz教授来访
- 师恩沁芳菲 桃李报春晖
- 师生同赞:论坛是学术成长的助推器
- 我校实验室安全与条件保障处正式成立运行
- 学校召开2018年度校级党员领导人员民主生活会
- 我校又一学科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
- 学校开展春节前夕安全检查工作
- 【走基层 助脱贫】(56)各单位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 学校首次教学管理联席会议召开
- 赵敏娟教授入选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
- 学校召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
- 我校首届食品科学与工程“3+1”国际班在美毕业
- (77)农学院李学军教授研究团队在小麦品质形成与调控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