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旺:做新时代“三农”事业的接续奋斗者
爱国是一种情怀,是经过精神洗礼后的崇高价值追求。奋斗是一种志向,是经过情感认同后的自觉行动取向。面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农业知识分子,唯有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奋斗精神的系列论述和重要指示,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勇做新时代“三农”事业的接续奋斗者。
在新时代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就是要秉持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自觉将自我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一大批农业科教人员心怀报国理想和救国之志,积极响应“科教兴农”“兴农兴学”的口号,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充实民生与国防的伟大洪流中,切实承担起了“固国家之根本,解民生之多艰”的使命担当。抗日战争时期,西农虽地处战略大后方,但师生爱国热情高涨,以大无畏的气概,报考陆军军官学校、奔赴延安参加红军和赴缅甸国际战场参加远征军等,投笔从戎,奔赴抗战第一线,寻求抗战报国之路,血洒疆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保家卫国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学校迎来了解放,在全国革命形势向大西北进军浪潮的鼓舞下,103名青年学子义无反顾地加入解放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行列,成为屯垦戍边、保卫新疆、建设边疆的先锋,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出了突出贡献。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就是要弘扬老一辈知识分子“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奉献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断强化“立德树人”导向,切实增强培养德智体美劳国家建设者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要永葆知识分子奋斗的精神特质,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西农建校84年来,一代代农业科教工作者心怀社稷、情系苍生,以推进旱区农业现代化为己任,扎根西北偏僻小镇,传承“亲近农业、亲近农村、亲近农民”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创造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牢牢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贡献了“西农方案”和“西农智慧”。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农业科教工作者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认识,以“西部乡村类型和特征调研”落地生根为契机,切实增强服务中国梦生动实践的行动自觉。要不断强化“立德树人”导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意识,引导广大农业科教工作者脚踏实地,在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要紧紧抓住“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补齐农村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就是要厚植知识分子追求卓越的高贵品格,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长期以来,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以推动旱区农业现代化为己任,坚持“顶天”和“立地”相结合,奋力开拓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在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切实推动产学研转化升级,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之路,引领旱区农业现代化阔步前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新时代的农业科教工作者,要敢于接过老一辈科学家手中的接力棒,厚植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动力,增强学农爱农为农的定力,提升合理运用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练就敢于吃苦、追求卓越的毅力,立足本职工作,在坚持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聚焦“三农”最前沿科学问题上下功夫,牢牢抢占农业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为推动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过程提供更多的西农智慧。
原文刊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8-12-04 第7版 视角)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12/341513.s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辑: 终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李兴旺:做新时代“三农”事业的接续奋斗者
相关推荐
- 2020届毕业生暑期就业实习招聘会即将举办
- “学校过紧日子 师生过好日子”
- 【砥砺奋进20年】(19)人文学院: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奠定雄厚人文底蕴
- 我校闫小欢副教授和霍学喜教授合作论文获CAER“最佳论文引用”奖
- 我校参加教育系统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 我校牵头组建的“国家樱桃产业新联盟”获批成立
- “苹果文化节”暨陕西果业产学研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 我校2019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取得佳绩
- 我校专家参与完成的调研报告获省级领导批示
- 全国西甜瓜之乡产业联盟大会召开
- 书记和校长对学校网站改版与建设提出新要求
-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师生的回信在我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 第一期中青年干部专题培训班赴延安开展现场教学
- 《李保国》来西农 楷模电影看哭众多师生
- 【砥砺奋进20年】(29)水建学院:产教融合谋新篇
- 校领导深入水保所推进环境建设
- “西北典型农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集成应用”项目2019年度总结与专家咨询会召开
- 校领导率队赴疆慰问援疆干部
- 我校赴西南地区洽谈高层次人才供需合作
- 学校纪委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