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中青年干部专题培训班赴延安开展现场教学
追溯历史足迹 感悟延安精神
第一期中青年干部专题培训班赴延安开展现场教学
巍巍宝塔山,悠悠延河水。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10月23日至26日,我校第一期中青年干部专题培训班30名学员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机关干部培训部副主任田雅萍、杨丽珍、邢科锋的带领下,走进革命圣地延安,通过追溯历史足迹和听取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教授王群燕的现场教学,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感悟传承延安精神。
在枣园革命旧址参观学习
在“四八”烈士陵园开展现场教学
在中央大礼堂前开展现场教学
在梁家河开展现场教学
从1935 年到1948 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13年中,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形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田雅萍表示,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和生命密码,本次培训班奔赴延安开展教学,就是要通过回顾革命历史,重温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王群燕老师表示,现场教学内容会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员们的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之心,不忘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之心,不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使命之心,不忘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曾说,“我说两点,一个是出发点,一个是落脚点。……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区。”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和西北革命纪念馆,看着沧桑的历史图片、听着生动的讲解,学员们沿着历史的脉络,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高昂斗志,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革命逐步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也更加体会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西北局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员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延安学习书院,学员们再次学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论,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几年中,我过了四关。……四是思想关。这是最重要的,我学习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我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在梁家河,学员们实地参观知青淤地坝、沼气池、知青井、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等,探寻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闪亮足印,通过听取现场教学《习近平与梁家河》,实地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
在梁家河参观学习
在杨家岭、枣园、南泥湾和“四八”烈士陵园,学员们通过参观中共七大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住的窑洞和南泥湾大生产展馆,通过聆听现场教学《学习型政党建设》《党的宗旨观教育》《党的优良作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深刻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为了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了保持我们党的纯洁和先进性,他们在这里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封锁和围剿,他们在这里发动了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做到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他们在这里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忠诚。
在南泥湾大生产展观参观学习
在延安学习书院参观学习
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学习期间,学员们认真参观和听课,他们的好学精神和党性纪律深深地感染着班主任杨丽珍老师。她说:“这个班的学员精神面貌特别好,纪律性强,十分好学上进,思考问题深入。在省委党校的时候,他们最爱去的地方是书店,这次很多学员带着厚厚的书本来延安,在教学安排之外自学,这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一系列现场教学和实地参观,学员们对坚定的理念信念是夺取胜利之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是锤炼意志品质的良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一致表示要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加强学习实践,不断增强“八个本领”,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认真参观学习的学员们
培训班学员、机电学院副院长马志宏表示,每一次延安之行都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和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精神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党性修养,补足了精神之钙,坚定了“四个自信”,树牢了信仰之基。党校办副主任李国龙表示,“学为之实,固在践履。”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中,我们要切实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在学校处于“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期自觉担当,积极作为。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白金凤表示,这此延安学习触及了灵魂,升华了思想。站在新时代,面向新征程,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强化党性修养,主动从理论修养、政治修养、作风修养、纪律修养和道德修养五个方面加强提升,自觉补齐党性修养短板,做新时代合格党员。水建学院副院长陈帝伊教授表示,延安精神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有了“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面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工作岗位,增强责任担当,向着伟大目标砥砺前行。
学员们在枣园革命旧址合影留念(张晴 摄)
全体学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合影留念(张晴 摄)
编辑:王学锋 终审:闫祖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一期中青年干部专题培训班赴延安开展现场教学
- 上一篇: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接受专家组认证考查
- 下一篇: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论坛
相关推荐
- 【转载】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这所农林大学的做法不简单
-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引起团学干部热烈反响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40)中央第一指导组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战略研究专题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科研新进展】(29)苹果逆境生物学团队揭示自噬提高苹果抗褐斑病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 来自欧洲的心愿
- 园艺学院构建优良学风培育体系
- 我校获陕西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 【西农奋斗者】(26)四代人的苹果人生(三)
- 吴普特强调: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 重视生源质量
- 【西农奋斗者】(21)“一麦相承”为苍生(6)
- 《新华网》西农大:“研究生助力团”为脱贫攻坚插上“科技之翼”
- 园艺学院聚焦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 学校聚焦猕猴桃产业全过程开展研究生论文集中答辩
- 第三届易班应用设计大赛举办
- 2018十大新闻人物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 我校首个中欧政府间国家科技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启动
- 陕西省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召开
- 我校江苏校友会扬州分会换届大会举行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