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闻第一课”
从业20余年,大大小小上百次采访,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参加工作不久的那次。那一年,我采写的关于学院官兵抗洪抢险的报道,不仅被多家省级媒体刊发,还上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和中央电视台。但这一切,都源于当时学院赵先春政委对我说的一句话——记者就该去一线。
那是1998年6月底的一天,我还是原长沙工程兵学院的新闻干事。
“小赵,下午赵政委去常德看望我院抗洪官兵,你跟着去采访,吃完中饭就出发。中央台的摄像记者也去。”接到科长的通知,我整个人都有点懵。
科长不知道,我从小晕车厉害,坐公交车超过三站就晕。但任务来了,怎能不上?
临上车前,吃了晕车药,备足了红姜、塑料袋和纸巾。政委司机车开得很好,我们一路平稳地出了长沙,我都没有任何晕车迹象。
因连日暴雨,有的路段被水淹没,只能从山道绕过去。山道崎岖,汽车盘旋颠簸,我的胃顿时翻江倒海起来。硬着头皮请求停车,刚走出几步,一下全吐了。
就这么下车吐过三四次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常德汉寿。把行李往宾馆一放,来不及洗把脸,就跟着赵政委赶赴官兵们日夜奋战的抗洪大堤。
大堤上,干部和学员有的忙着装填、运送沙袋,抢修加固堤坝,有的坐在草地上轮休。而他们的旁边摆放着满是泥水的迷彩鞋……我们把镜头对准他们,把话筒递给他们,请他们说说这些天的抢险经历。采访结束,回到宾馆,天已全黑了。
那天晚上,我写稿,央视王记者剪片子,都一直忙活到深夜。
第二天上午又采访了当地群众。其间还巧遇前来视察灾情的湖南省副省长庞道沐。他还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不知是适应了乘车的颠簸,还是初步完成任务的轻松感,下午回程时,我上车就睡,竟然没有晕车,一路安然到长沙。
回到营区,已是晚饭时分。科长告知我,赵政委让我晚上带司机去金霞小区接着采访,一个学员队在那边抗洪抢险。
金霞小区离营区不过半小时车程。我赶紧吃了点东西,便和司机出发了。
晚上10点半结束采访。也许是两天来的疲劳,返回营区的路上我又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听见司机不停地嘀咕:“咦,怎么回事?”
“到了吗?”
“赵干事,我找不到路了。”司机焦虑而紧张的语气一下惊醒了我。窗外漆黑一片,暴雨打得车顶噼啪作响,车灯投射处全是水。
“雨太大,来时的路全被淹了。”
“还有别的路可走吗?”我惊得一下坐直了。
司机说:“嗯,还有路,不过得绕很远。”
确实绕了很远,到达营区已是晚上12点半了。
大门口的值班参谋见到我们的车,竟从值班室跑出来迎接,说欢迎你们回来。我的心里顿感暖融融的。值班参谋说,政委非常担心我和司机的安危,他已第一时间向政委报了平安。政委非常高兴,让他转告我们,好好休息。
后来才知道,那一晚,因浏阳河溃堤,营区所在的朝正垸垮垸了,6000多亩堤垸变作泽国。而我们,幸亏晚些离开,才幸运地与洪魔擦身而过。
第二天,科长转达政委对我的表扬:新闻干事就该去一线。小赵,不错。
相关推荐
- 长江学者到岗情况公示
- 国防科大版“高考”卷,等你作答!
- 干货!优秀论文是如何炼成的?
- 终极之战勇夺冠
- 天河有个“小尾巴”,她跟着妈妈一起奔赴科研疆场
- 国防科大开启“新食尚”——拒绝餐桌浪费!“半份菜”来了
- 【退伍季】他们把这样的故事留在科大……
- 祖国有我!看戍疆卫士标兵里的科大人
- 出彩!看军校教员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 追逐他的步伐
- 这些留校又“留心”的小妙招,速速领取
- 瞬间
- Vlog | 听说你们想看军校学员的隔离生活?安排!
- 铁三大神——“钢铁”这样炼成!
- 一等功臣王万本之子王竑凯:曾经,我的父亲冒着炮火……
- 国防科大校长黎湘现地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 打靶的学问
- 校长黎湘检查开学线上教学情况
- 太强了!这支学员大队把海天精神熔铸到每名官兵血脉中
- 国防科技大学高考招生现场咨询会行程安排(广西、江西、浙江、辽宁、甘肃、上海)
新闻公告
- 国防科大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03-16
- 国防科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三次会议 03-16
- 3.15来了,来看军校学员自我“打假” 03-16
- 国防科大召开加强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专题会议 03-14
- 直接当军官!国防科技大学等你来 03-14
- 离家 03-14
- 品味成长 03-14
- 致敬!国防科大的“她力量” 03-09
高考招生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08-05
- 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体检标准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