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变”的葛老师
葛老师很“善变”,这是课题组同学对他的一致评价。
葛老师名叫葛健全,初识葛老师是在大二的“材料力学”课上,没想到两年后能有幸成为他的学生。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第一堂课,葛老师一进门表情十分严肃,开场白就是个“下马威”:“今天是我们第一节课,下午一二节我知道大家都很困,没关系,打个盹不要紧,但是考试考个59就要紧了!”顿了一下,葛老师继续说:“我们这门课也不难,每年也就挂科那么几个吧……”葛老师话音刚落,满脸困意的我们立马端正坐姿,竖起耳朵听课。
下课铃声响起,葛老师脸上严肃的表情立马变了,堆满笑意亲切地与大家交谈,“小姜,你是哪里人呀?”“小刘,我们这门课接受起来难度怎么样?”……我们感到葛老师好像也并不那么可怕。
葛老师的记忆力很好。考研录取后,我第一次来课题组报道,一进办公室就看到了葛老师,本以为他早已不记得我,还没想好如何打招呼,葛老师上来就是一句:“你不是小姜嘛,我给你们上过课。”那一刻我很感动。
听葛老师亲切地给我介绍课题组的情况,心里暖意融融。但有时,葛老师又很健忘,研究生开学新训结束后,葛老师让我写份材料,一再叮嘱我只能在教研室完成,不能拍照,不能拷出,我当时为了图方便,打算偷偷用手机拍下来,结果刚拿出手机就被他发现了,葛老师很严肃地给我讲了保密的重要性,我心里也很是担心,害怕从此以后在葛老师心目中的印象变差了。没想到第二天组会上葛老师仿佛忘了这件事,并没有当众批评我,结束之后又很亲切地跟我交谈材料内容,我惴惴不安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
葛老师要求很严格,我们的论文甚至是所写的材料,他都会逐字逐句斟酌。前不久我协助师兄写一份项目申请书,我自认为很认真地完成了,信心满满地交给葛老师。第二天葛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给我指出所写内容的不足之处,我看到红红的批注布满文档,小到标点符号都被纠正,心中不由得感慨:做学术要像葛老师一样严谨!葛老师有时对我们又很松,在教研室坐久了,他会喊大家出去走走。有时恰逢任务很多,紧张地忙碌一段时间之后,葛老师会特意交代大家:“这个周末谁都不准来教研室加班,要好好休息。”
葛老师对学生的事总是很上心。因为跨专业的原因,我的基础很薄弱,有很多知识需要恶补。假期在家期间,有一次 ,关于飞行力学的一个知识点我一直没弄懂,苦思冥想到凌晨近1点,我把疑问发给葛老师,本以为他已经休息了,我也打算上床好好睡一觉,等老师第二天回复。没想到刚躺下没几分钟葛老师的消息就来了,很详细地把推导过程给我写一遍,又把本章的知识点为我进行了梳理。葛老师自己却常常很“迷糊”,他的办公室在二楼,在楼道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他每天上楼时嘴里总是默念着什么,等走上了三楼的楼梯,在大家的喊声中才反应过来,已经走过了,再匆匆转下来。
从两年前的“材料力学”课到进入课题组几个月来的相处,葛老师的“善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想正是如此,我们的课题组才会氛围融洽,斗志昂扬。
- 上一篇:军校小姐姐们的“他”
- 下一篇:这是我们穿上军装后给您过的第一个父亲节
相关推荐
- 不回首,走进科大的门
- “退休”教员胡庆军,人送外号“胡一刀”
- 国防科技大学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
- Of Study
- 科大学子用歌声礼赞建党百年华诞
- 母校给予我的教育
- 红五星 一道杠
- 种下“北斗”梦
- “自己嚼的馍最香”,千余篇理论文章见证科大学员自我教育新景象
- 在国防科大,邂逅美!
- 国防科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二次会议研究开学疫情防控工作
- 学长学姐直播带“货”,领导力训练营“云”起航
- 192→142,减重50斤,只为和理想的军校相遇
- 签收!科大学员从家乡带来了这些“红色特产”
- 干货!优秀论文是如何炼成的?
- 2022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报考指南
- 他为国打造潜艇“大脑”
- 两个人的考场,背后却是一群人的千里赶考大接力
- 硬核!军功章、助学金……军校学员的年货“空投”花样多
- 关于近期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的通知
新闻公告
- 国防科大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03-16
- 国防科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三次会议 03-16
- 3.15来了,来看军校学员自我“打假” 03-16
- 国防科大召开加强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专题会议 03-14
- 直接当军官!国防科技大学等你来 03-14
- 离家 03-14
- 品味成长 03-14
- 致敬!国防科大的“她力量” 03-09
高考招生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08-05
- 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体检标准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