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青年学者座谈会暨校青年学者联谊会成立十周年发展论坛
2019年12月30日下午,以“建设第一个南大,青年学者勇担当”为主题的2019年南京大学青年学者座谈会暨校青年学者联谊会成立十周年发展论坛在南京大学仙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谈哲敏常务副校长、陆延青副校长、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青年学者联谊会资深理事、理事、会员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校青年学者联谊会副会长王骏教授主持。
现场
会议的第一阶段为“青年学者发展论坛”,论坛主题是“分享成长经验、勉励青年发展”,邢定钰院士和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周晓虹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分享。邢院士指出,年轻人要勤奋,碰到挫折时要有信心,坚持做好每一天,对后期成长有很大益处。此外,邢院士还以个人经验为例,分享了“怎样融入一个集体,怎样与人打交道”的心得体会。周晓虹教授回顾了自己在南大与曲钦岳校长和蒋树声校长交集中的点点滴滴,感谢南大的校领导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学科的发展提供的良好环境和助力。所谓第一个南大不是说今天才有的,而是要在我们的手上,让南大经过凤凰涅槃,成为真正在世界上闻名的南大。这样的南大,在南京、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的历史上,将是第一个。周晓虹教授更勉励青年学者以诚待人,勤奋治学,假以时日,必有所成。
会议的第二阶段为“校青年学者暨联谊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会上首先播放了青年学者联谊会十周年的发展回顾视频,吕建校长通过视频向青年学者联谊会成立十周年致以衷心的祝贺,并对过去十年中联谊会对南大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最后希望联谊会未来对学校作出更大的贡献。随后,会长陈冬华教授代表联谊会进行过去十年的发展回顾以及未来工作展望汇报。他说,联谊会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和探索中取得成绩,离不开校领导、人资处和校其他部处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全体服务班子、工作团队以及所有联谊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对于未来,联谊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联谊会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交叉学科研究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办好交叉学科研究青年论坛,做好南大交叉学科研究地图,更好地服务南京大学的发展,服务南京大学的战略,服务青年学者。
联谊会资深理事代表陆延青教授、张生教授、黄永锋教授分别进行了发言。陆延青教授回忆联谊会过去的十年,非常感动、非常感激、非常感谢。对于南大未来的发展,交叉学科是一个很好的破题点,青年学者们如果朝着这个方向坚持下去,一定会很有收获。张生教授说,面对现在的学科发展,我们依然任重道远。怎样把第一个南大落到实处,使其获得坚实的支撑,离不开学校帮助支持以及青年学者们的共同努力。黄永锋教授说,联谊会为各学科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大家得到了精神砥砺,同时很多问题也得到及时的响应与解决,十分感谢大家对联谊会大家庭的支持,希望一起为南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联谊会会员代表黎铭教授、李里锋教授也分别进行了发言。黎铭教授说,通过联谊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大家对南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逐步与学校建立起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作为80后成员,将来一定要更加努力,更多服务联谊会、服务南大。李里锋教授也对联谊会这个集体对自己的激励与成长表示肯定与感谢,同时作为联谊会一员,将更加努力,为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会上,学校各部处负责人与青年学者展开自由讨论与交流。吴迪、秦猛、丁爱军、李晓蓉、卢明辉、宋凤麒、耿柳娜、王靖华等分别就所在单位的职责以及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与大家进行讨论。吴迪教授提出怎样进行交叉学科交流的一些困惑,同时希望学校可以给予研究支持。秦猛处长认为做交叉学科研究要换思路,即使基础研究也要以应用为导向。丁爱军教授结合自身发展肯定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交叉需要强弱联合。李晓蓉处长十分感谢联谊会成员们对促进国际合作的贡献同时提出推进与海外学者的交流,国际合作交流处可以提供一些支持。卢明辉教授指出文化的重要性,宽松的学科环境对于交叉学科研究发展有很大的助力。宋凤麒教授认为做交叉学科研究,既然认准,就要分开来、分层次长期坚持下去,要对研究的不同阶段都同样重视。耿柳娜教授认为做科学研究最终还是要服务国家战略,解决重大问题。同时十分赞同丁爱军教授提出的加强强弱联合交流的重要性。王靖华处长结合自身的工作,向联谊会成员详细说明了南京大学要成最适合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校,宣传部能为青年教授们提供的一些帮助与支持。
随后,校领导和联谊会代表共同为“南京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和“南京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青年论坛”揭牌。
最后,谈哲敏常务副校长做总结讲话。谈校长首先对联谊会的各位青年老师为南大发展作出的贡献进行了肯定。他说,年轻人要勇于走出传统,投入到交叉学科研究的大潮中打拼。青年强,才会南大强,才能中国强。谈校长还指出新时代如何办一流大学,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提高门槛,思维要变,打法要变,有打法的人要变,要一代超过一代,要在有限的条件下扩大我们的资源。“毓秀计划”瞄准的是交叉学科研究以及人才队伍储备。我们每个人不只有单一的维度,特别是不断成为学校教学教研主力军的年轻人,他们的特点、需求和思考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着变化。如何在年轻人中建立一个好的价值观这是我们应当思考的新问题,也是联谊会应当承载的一个历史责任。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风雨兼程,初心难忘。尚未成功,仍需努力;青年学者,勇于担当。金城之中,如日方暾;未来十年,再谱华章。”联谊会从成立之初至今共有会员260余人,其中资深理事6人,理事46人,会员大部分为青拔、优青、青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或校登峰计划入选者,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1人(2009年成立之初为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人(2009年成立之初为2人)。未来十年,南京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将不忘初心,以南大为家,为建成第一个南大再接再厉,奋勇前行。(人力资源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举行青年学者座谈会暨校青年学者联谊会成立十周年发展论坛
相关推荐
- 祝世宁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
-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来我校调研座谈
- 我校举行2019年机关新成员见面会
- 【情系疫区 南大人在行动】南京大学设立“路慧明基金”支援武汉抗击新型肺炎
- 【抗疫·南大人在行动】我校与美克医学联合研发15分钟新冠病毒感染快检产品
- “大河三角洲与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我校举办第二十届“创新与育人”研究生导师交流会
- 美国亚特兰大孔子学院2019年理事会在我校举行
- 南京大学党政代表团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调研
- 【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秦猛:把内涵发展融入高质量提升 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学研究新模式
- 教育部门户网站报道我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第一资源”开发大会交流]吴迪:着力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 南京大学第十四届读书节开幕
- 南京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军训晚会举办
- 祝世宁院士获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 胡金波书记率团访问香港中联办和三所高校
- 我校罗斌教授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青年成就奖
- 我校举办2020届毕业生秋季招聘双选会
- 【喜迎党代会】不忘初心、服务中心、凝聚力量、同心筑梦——南京大学统战工作回眸
- 我校召开信息化项目组负责人新学期工作座谈会
新闻公告
-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岳一行赴南京大学调研 04-26
- 关于新闻网迁入校园网站集群的通知 04-24
- 南京大学举行党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04-23
高考招生
- 南京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