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着力内涵发展 构建一流学科生态体系 ——南京大学学科建设工作回眸
学科是大学的基石,学科水平是高校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决定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流大学需要一流学科支撑。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五年来,面对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南京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世界一流”作为学校第一追求,瞄准“双一流”建设宏伟目标,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实践学校党委提出的“九个第一”,聚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不断丰富学科内涵、优化学科结构、凸显学科特色,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基本形成,学科核心竞争力持续上升,15个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9个学科进入江苏省优势学科三期建设;1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我校天文学、地质学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获评A+学科,21个一级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A类学科总数位居全国第六、占参评学科数50%以上;在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15个学科进入世界100强、13个学科进入世界200强,学科总体实力持续居于全国“第一方阵”;在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有5个学科进入第一名或前1%,数量位列全国第三。
优化调整学科结构,完善学科生态体系
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学校不断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了“国家占位型-稳中求亮型-战略储备型”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体系。2018年,学校首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获得了增列和调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交叉学科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自主性,增强了办学活力。经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学科布局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五年来,新增了2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调整了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设立了7个新兴交叉学科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44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学科生态体系更加完善。经过多年建设,南大的学科建设的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整理布局已经形成,传统理科和文科学科建设交相辉映,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医科建设特色鲜明,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和引领交叉学科原始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实施“学科亮点工程”,聚力学科内涵发展
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学校以关键绩效指标作为学科建设发展的衡量标准,制定了《学科亮点工程年度计划任务书》,将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分解细化,探索建立目标导向涵盖主客观及过程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科实际,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将学科绩效考核评价融入经费预算和管理全过程,全面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资源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充分激发学科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实施“学科亮点工程”,学科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建设举措更加务实,高峰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一流成果相继产生,物质科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地球科学和宇宙探索、哲学和文化传承创新、绿色发展和生命健康、国家治理现代化等5个学科高峰日趋成形,在高层次队伍、高水平成果等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培育学科生长点
瞄准国家战略目标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主流发展方向,积极拓展学科发展空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新兴学科的发展。立足于我校学科基础,成功布局培育人工智能、海洋地球科学、国家安全等一批前沿、交叉和国家急需的学科,在C9高校中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依托计算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密切结合人工智能领域新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以探索人工智能领域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力争将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随后,又相继成立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自然资源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等一批新兴和交叉学科培育平台,充分发挥了我校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的优势,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大源动力。
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双一流”建设成效斐然
五年来,我校紧扣“双一流”建设目标,全面启动与江苏省共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根本,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和科研体制机制联动改革,破除机制体制障碍,着力实现立德树人、卓越研究、一流队伍建设三大突破。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推进教育部博硕两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南京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和特色。2018年,南大共有5个项目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初见成效,一大批南大金牌课程在国内外崭露头角。学生们在国际国内一系列竞赛中摘金夺银,成绩斐然,充分传承和展示了南大精神。在卓越研究方面,基础研究优势凸显,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推进实施转型提升战略,以“卓越研究计划”为抓手,打造“理工医”、“大文科”科研双高峰。NI指数排名长期位居全球高校前列、中国高校前三,牵头完成项目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三大奖”13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队伍建设方面,全面推进人才引进机制、培养机制和动力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人才队伍“双高峰”。新增两院院士、南大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7人次,“四青”人才151人次,获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20个。“双一流”整体建设呈现繁荣发展新局面,顺利完成教育部中期自评。
南京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南京大学学科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九个第一”,精心研判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形成并完善一流学科引领式发展机制,完善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发展支持机制,探索“一流学科”建设和治理体制机制,在建设学科群高原的过程中促生更多的学科高峰,在若干学科领域之间形成多个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早日建成学科高峰林立、办学风格鲜明的“第一个南大”夯筑学科基石。(学科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喜迎党代会】着力内涵发展 构建一流学科生态体系 ——南京大学学科建设工作回眸
相关推荐
- 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南大青年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精神
- 教育部门户网站报道我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我校组织落实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 我校举行女教授联谊会2020迎新联欢会
- 胡金波书记赴江北新区调研我校校外平台
- 以人才梦托起南大梦——南京大学新时代“第一资源”开发大会小组汇报交流发言摘编
- 厚积行远 奋翼图南——南京大学举行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 我校与淮安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名列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三年综合考核第一
- 南京大学召开2019年度校友工作会议
- 黄培义将军做客“将军讲堂”解读“国家安全与战略举措”
- “高盐废水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
- 校友企业捐赠支持我校“第二课堂发展基金”
- 我校举行2019年度本科实践教学工作表彰会暨国际科考成果汇报会
- 南京大学召开网上办事大厅推进会
- 金陵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 我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卢德馨教授专题报告会
- 青春接续奋斗 前路砥砺驰行 南京大学举行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金敬姬邀请展”在南京大学开幕
- 胡金波书记赴政府管理学院调研
新闻公告
-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岳一行赴南京大学调研 04-26
- 关于新闻网迁入校园网站集群的通知 04-24
- 南京大学举行党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04-23
高考招生
- 南京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