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大学 > 新闻公告 >

南京大学第二十二届基础学科论坛闭幕

2019-06-03 0 新闻公告 来源:南京大学新闻网

2019年6月2日,由匡亚明学院主办的南京大学第二十二届基础学科论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匡亚明学院国生报告厅举行。

基础学科论坛颁奖现场 (王红兵 摄影)

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志林以及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匡亚明学院负责人等以及8名论文评审专家、获奖学生和匡亚明学院师生约150人出席典礼。典礼由匡亚明学院2018级本科生盛雨坤主持。

基础学科论坛颁奖 (王红兵 摄影)

王志林表示,南京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长期致力于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基础学科论坛切合国家发展需求,践行高校人才强国战略,深入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要求,已成为南京大学优秀人才培养样例的名片。近年来,参与论坛的学生还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同学,今年浙大同学的论文还获得了二等奖。这表明,论坛的“朋友圈”在扩大,学生的受益面在增加,论文研究的水平在进一步提高。他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交叉学科和新工科的相关研究,同时继续完善论坛的相关流程,使得交流讨论氛围更为热烈。

匡亚明学院2015级孙越同学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他介绍了自己与基础学科论坛的渊源,表达了对基础学科论坛的支持。在他看来,基础学科论坛是一片无指标、无攻略的净土,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术的良好平台。他希望基础学科论坛能一直办下去,继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同学像他一样可以从中受益。

作为本届基础学科论坛论文评委代表,社会学院贺晓星教授、匡亚明学院许望教授分别介绍文科类和理科类参赛论文的撰写情况及亮点,并做寄语。贺晓星教授对同学们关注现实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勇担社会责任给予充分肯定,尤其赞赏“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但同时也指出本届论文存在质量两分现象及部分论文止于调研而未究其学理。他希望同学们把握机会参与学校提供的科研项目,同时锻炼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与思考深度。

许望教授表示,本届论文特点鲜明,选题广泛,部分论文的质量已经达到正式发表水平,但以创新计划为来源的论文数较少。他建议论坛审查文章类型,协调不同论文的评审。他期待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好南京大学的平台,加强跨学科交流,充分发挥自主科研中导师的作用,将课外研究作为课程学习的拓展和延伸。

匡亚明学院院长王炜祝贺本届获奖同学,并指出,基础学科论坛旨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他希望基础学科论坛继续坚持优良传统并不断完善、做大做强。他代表匡亚明学院,向所有参与论坛各项工作的老师们和同学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骏宣布本次基础学科论坛闭幕。

据悉,基础学科论坛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学生论文投稿共计5576篇,本届论文收稿354篇,研究的内容不仅涵盖传统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更囊括了应用学科和工科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匡亚明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京大学第二十二届基础学科论坛闭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