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研讨会暨乡村振兴论坛在南农召开
4月25日上午,江苏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研讨会暨乡村振兴论坛在我校举行。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首席专家方言,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恒,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臧建东,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利根,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艳锋,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钟甫宁,江苏省农业农村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南京农业大学部分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本次论坛。会议由丁艳锋主持。
陈利根代表学校致辞,对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这个背景下,此次研讨会以“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为主线,是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实际行动,也是践行江苏“两争一前列”新使命的一个实际举措。他表示,服务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天然职责,金善宝研究院在“三农”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特别是江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断提供智力支撑。
会上举行了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任仪式,陈利根为姜长云、方言、黄季焜、钟甫宁等四位特聘研究员颁发聘书。
蔡恒作“全力开启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主旨报告。从“江苏为什么要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怎样开启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新征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他指出,江苏有条件有基础,也必须担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任;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两局”交织下,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要回答如何紧握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如何发挥“压舱石”和“基本盘”作用的问题;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四个着力点,一是着眼高质高效,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二是着眼宜居宜业,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三是着眼富裕富足,加快农民全面发展,四是着眼互促互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姜长云作“推进农业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主旨报告。从“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农业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他表示,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小众经济和大众经济并存,政府监管方式应有所创新,精准施策;要从推进产业融合,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文化与产业融合,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加强企业家队伍、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建设,奔向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培育创新驱动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推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方言作“分类施策,推进县域现代化建设”主旨报告。她指出,江苏省40个产粮大县在全国800个产粮大县表现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粮食播种面积、灌溉面积以及产量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各县发展较为均衡。针对县域现代化建设,她提出要分类施策,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二是县域现代化目标设计要充分考虑县域发展不均衡性;三是重视县域治理能力的提升。
黄季焜作“中国农业发展:过去趋势、未来展望与政策取向”主旨报告。他指出,在保障粮食安全情况下,我国农业逐渐向高效高质多功能的高值农业与永续发展方向转型。并指明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一是实施口粮绝对安全与谷物基本自给的底线保障战略;二是实施高效绿色多功能的高值与永续农业的转型发展战略;三是实施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创新发展战略;四是实施对外开放与保障食物供给能力的国际发展战略。
钟甫宁作“关于农民组织和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主旨报告。他指出,要完成乡村振兴这一伟大使命,必须充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各层次组织机构拥有或可以使用的资源的资源,包括农村基层(村级)资源。新时代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人和土地的动态变化,不仅个人的身份可能变化,组织成员也可能有进有出;而土地不仅用途在不断变化,而且其用途变化直接影响产权及其收益的归属。要适应人员和土地的动态变化,就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特别是农村组织和土地制度的建设和创新。
与会专家针对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江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了研讨。臧建东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赋予我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的重大使命,指明了我省未来农业农村工作的前进方向。他建议,一是以创新思维研究“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位专家学者要以开放创新式思维思考“三农”问题,加强各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二是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三农”问题上的决策咨询作用,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报告为政府提供资政参考。
丁艳锋做总结发言,他指出,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三农”重心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的关键第一年,校内外专家应携手共进,开创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新局面,为江苏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对:崔滢
编辑:葛焱
阅读次数: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江苏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研讨会暨乡村振兴论坛在南农召开
- 上一篇:我校与阜阳市人民政府共建南农大阜阳研究院
- 下一篇:我校举办知识产权创新大会
相关推荐
- 我校承办第十二届中日韩瘤胃代谢生理国际研讨会
- 学校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同志活动
- 我校专场科研成果推介交流会在崖州湾科技城成功举办
- 前沿 | 农学院多倍体团队揭示玉米杂交诱导全基因组可跨代遗传的表观遗传现象
-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以初心、使命和担当 推进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 前沿 | 章文华实验室在水稻钾转运蛋白活性调控及其在耐盐性中的作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我校3个基地获评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 南京农业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热议习近平主席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
- 南农举办第三届“钟山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 农作物新发病虫害态势与防治对策调研会在南农召开
- 前沿 | 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教授团队揭示真菌孢子传播和进化权衡分子机制
- 我校召开第六届教代会执委会第一次会议
- 我校召开科技工作例会暨年度总结会
- 南农学子在第六届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国际创新大赛创佳绩
- “猪圆环病毒2型合成肽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 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做客我校
- 前沿丨植物保护学院张正光教授团队揭示稻瘟病菌胞内信号转导调控致病力的新机制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 浙江省松阳县党政考察团来校调研交流
- 工学院召开发展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