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环院汪鹏教授课题组揭示植物吸收Cr(VI)的分子机制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环境生物学汪鹏教授团队揭示植物吸收Cr(VI)的分子机制。
研究采用反向遗传学的技术路线对模式植物拟南芥潜在的Cr(VI)吸收转运蛋白进行筛选,发现硫酸盐转运蛋白基因Sultr1;1和Sultr1;2的突变会显著提高拟南芥对Cr(VI)的耐性,而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Pht1;1和Pht1;4以及钼酸盐转运蛋白基因MOT1的敲除则对拟南芥的Cr(VI)敏感性无显著影响。酵母异源表达结果表明Sultr1;1和Sultr1;2均具有Cr(VI)的转运活性,但后者的转运活性要远高于前者。进一步的Cr(VI)吸收实验发现,敲除Sultr1;1基因仅在Cr(VI)浓度较高时会稍微降低根部对Cr(VI)的吸收,而敲低Sultr1;2基因(-40%)显著降低了根部对Cr(VI)的吸收,这两个基因的双敲除突变体则几乎丧失了对Cr(VI)的吸收能力。反之,过量表达Sultr1;2基因显著提高拟南芥体内Cr的积累。结果表明,硫酸盐转运蛋白Sultr1;2是负责拟南芥Cr(VI)吸收的主要转运蛋白。
该研究成果以“The high-affinity sulfate transporter Sultr1;2 is a major transporter for Cr(VI) uptake in plants”为题,在线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徐仲瑞博士为第一作者,汪鹏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基金(2016YFD08004002)资助。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4384
校对:赵烨烨
编辑:崔滢
阅读次数: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资环院汪鹏教授课题组揭示植物吸收Cr(VI)的分子机制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
-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倡导师生厉行勤俭节约
- 我校2项成果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
- 万建民院士团队揭示稻米蛋白品质形成分子机制
- 我校学子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再创佳绩
- 全国农业专业学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我校召开
- 中共南京农业大学新一届纪委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 南京农业大学隆重举行第36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 “中国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丛书获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 南京农业大学第五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落幕
- 南农大苏州水稻种子技术研究院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我校“土壤生物复合污染过程与调控”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 我校获批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我校举办 “新形势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讲座
- 校领导走访第十二届党委第二轮被巡察单位
- 首届“振兴杯”创新创业大赛表彰总结大会在南农举行
- 南京农业大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暨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推进会
- 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导考察白马基地
- 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再获突破
- 盖钧镒院士赴三亚研究院调研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