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337.3公斤!大豆“南农47”在黄淮南片获得产量新突破
日前,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大豆新品种“南农47”分别在河南商丘、山东济宁相继获得337.3和306.2公斤的产量新突破。该品种是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历时10年系谱选择而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
10月17日,在商丘试验站示范田里,专家对“南农47”进行实收计产,收获面积1.74亩,实收籽粒总重量637.06公斤,不计田间损失,按照标准含水量13.5 %折算,亩产337.3公斤。南农47种植密度1.52万株/亩,表现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7.5厘米,分枝数2-3个,百粒重20.0克,单株粒重17.9克。
南农47商丘计产现场
南农47田间长势、特征特性及制种情况
另外,“南农47”在山东济宁亩产也超过300公斤。本月11日,在山东济宁制种田里,不计田间损失,按照标准含水量13.5 %折算,“南农47”亩产306.2公斤。南农47种植密度1.197万株/亩,表现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5.0厘米,分枝数2-4个,百粒重20.3克,单株粒重26.0克。
南农47济宁计产现场
据了解,该品种在2019年就已通过江苏省审定,其产量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排名第一,两年平均蛋白质含量44.44%。目前,其经营权已转让给济宁市圣地种业,2020年制种约100万斤。2019年“南农47”参加国家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产量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一,2020年国家和河南省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同步进行,2021年将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审定。
“南农47”的产量水平已达到黄淮海夏大豆310公斤/亩的高产指标,是上年度我国大豆单产(129 kg/亩)的2.4-2.6倍,是2018年度美国大豆单产(230 kg/亩)的1.3-1.5倍。“南农47”等高产类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将有效增加国产大豆产量,增加农民收益,减轻对国外进口大豆的依赖。
校对:郭嘉宁
编辑:赵烨烨
阅读次数: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亩产337.3公斤!大豆“南农47”在黄淮南片获得产量新突破
相关推荐
- 2020年度江苏农村发展报告在南农发布
- 我校14门课程获江苏省2018-2019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
- 校领导带队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学习调研
- 我校与Science合作创办《生物设计研究》期刊
- 学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
- 张正光课题组深入解析稻瘟病菌攻击水稻免疫反应“入侵图”
- 我校与玄武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智汇农业 玄武之音”农业科技高峰论坛
- 学校召开干部管理监督工作会议暨2022年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填报培训会
- 学校召开东海校区建设工作座谈会
- 工学院召开发展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
- 机关党委“强基工程”机关干部培训班(第2期)结业
- 学校召开党委全委会审议通过《南京农业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 我校与南通市海门区共建南农大海门山羊产业研究院
-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 【防控动态】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校长陈发棣一行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 校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完成标准化建设
- 我校四位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前沿|刘斐教授课题组在基于单分子技术的单病毒检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校领导出席华东地区农林水高校第二十八次校(院)长协作会
- 前沿 |动物医学院粟硕教授团队在动物冠状病毒进化与流行病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