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碳”目标|东林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为我国人工林碳汇木材的复合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我校林学院森林经理学科森林生长与经营规划团队董灵波副教授、刘兆刚教授与美国佐治亚大学PeteBettinger教授深度合作,以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9.279)上发表题为“Optimizing rotation lengths for maximizing carbon balance of larch plant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林分尺度人工林碳平衡和经营收益的预测和模拟模型,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人工林碳汇木材的复合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1人工林碳平衡过程示意图
据悉,我国人工林面积达到7954.28万公顷,但幼龄林和中龄林面积却高达70%以上,因此科学合理的经营这部分人工林,不仅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还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木材安全形势。该团队通过整合现有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各碳库的累积、周转和释放过程(图1),构建了一种林分尺度人工林碳平衡及其经营收益的动态预测和模拟模型,并系统模拟、评估和比较了不同碳计量策略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最优经济轮伐期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汇木材复合经营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最优经济轮伐期随立地指数、初值密度和贴现率的增加而降低,但随着碳价格的增加而增加(图2)。在当前碳交易市场背景下,不同碳计量策略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最优轮伐期和经济收益影响不显著,但在《巴黎协定》增温控幅1.5℃约束下,其轮伐期的最大差异达到13年,且其单位面积碳储量增和大径材比例将分别增加15%和120%左右。因此,提升大径材比例是全面提升人工林碳汇能力和延长碳固持的重要举措(图3)。
图2不同模拟情景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最优轮伐期的影响
图3不同碳计量策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成效分析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和黑龙江省头雁团队项目共同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965262200659X#!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助力“双碳”目标|东林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为我国人工林碳汇木材的复合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推荐
- 我校学子在第七届全球“百人百译”翻译大赛中获佳绩
- 学校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会议
- 我校本科生摘下两项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论坛一等奖
- 第二届“东林杯”扶贫车间手工编织大赛在泰来县成功举办
- 陈文慧副书记为分管及联系单位作形势政策报告
- 学校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
- 林学院组织召开“双一流”团队建设发展研讨会
- 东林学子喜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
- 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校青年师生开展“述团建”工作论坛
- 2021年8月社会媒体发布我校新闻124条
- 陈文慧副书记参加指导党委组织部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见贤思齐 |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先进事迹
-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 我校召开岗位绩效工资改革落实推进工作布置会
-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东北林业大学帮扶泰来的扶贫车间
- 我校8个省级科研平台获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基地奖励
- 我校文法学院关工委喜获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 喜讯!李明泽处长入选全国榜样高校教务处长
- 建校70周年校庆校旗传递从杭州首发
- 我校喜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研讨会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工系统工作会议 03-15
- 筑牢防线 |学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03-15
- 学校召开第五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03-11
- 学校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 03-10
- 学校开展精彩系列活动庆祝“三八”节 03-10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03-10
高考招生
- 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章程(2016年)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工作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