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宁波大学 > 新闻公告 >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宁大为港珠澳大桥防船撞研发新技术

2020-08-30 0 新闻公告 来源:宁波大学新闻网

为推进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防船撞拦阻工程实施,近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在宁波召开港珠澳大桥智能潜浮式防船撞拦阻装备技术研讨会。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郑顺潮、港珠澳大桥海事局局长钟锡泉、HSE总监兼安全应急部部长段国钦等6人和交通部原总工周伟为组长的特邀专家7人参加会议。宁大副校长姚菊明接待来宾并出席会议。

技术研讨会上,姚菊明代表宁波大学致欢迎词,介绍了宁波大学发展历程,特别是力学学科,希望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大力支持宁波大学发展,大力支持力学学科发展。随后,特邀专家及与会代表听取了宁波大学对智能潜浮式防船撞拦阻装备技术方案的详细汇报,并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宁波大学牵头研发的智能潜浮式防船撞拦阻技术与装备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新拦阻装备具有施工方便环保、景观影响小、环境适应性强、控制智能、使用耐久、造价较低等特点,可以更好适应港珠澳大桥防撞、环保、现场施工和景观等要求。智能潜浮式防船撞拦阻技术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针对装备研发中关键技术需要系统地开展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实船拦阻试验,通过其可靠性验证后,在港珠澳大桥实体应用。

现场考察阶段,与会领导和专家观摩了港珠澳大桥智能潜浮式防船撞拦阻装备物模试验。机械学院王永刚教授简单介绍了拦阻装备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现场共进行了6组船舶拦阻物模试验,均成功实现了柔性无损拦阻船舶。专家们对新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试验现场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交流。


新闻链接:世界上最长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其中主体工程29.6千米, 所在的珠江口伶仃洋水域是国内水上交通环境最复杂的水域之一,通航条件比较恶劣(大雾、大风),通航繁忙。大桥建成并投入营运后,通航环境更加复杂。船舶碰撞大桥风险是港珠澳大桥营运阶段的两个最大风险之一。

宁波大学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在防船撞方面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关系。2016年,受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邀请,宁波大学承担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营运期桥梁船撞风险与对策研究》。依据此研究报告,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了防船撞拦阻工程实施专项经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宁大为港珠澳大桥防船撞研发新技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