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公布2018年拔尖创新学生遴选结果 最热门项目“百里挑三”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林栋)说起入选PPE(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项目,2018级本科生徐万蓉依然兴奋不已,“感觉自己过不了面试,期间情绪一直很低沉。结果出来的时候,竟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太激动了,高兴得哭了。”
近日,南开大学2018年拔尖创新学生遴选结束。三个培养计划“5+3+X”,以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医学工程两个新设专业参加了遴选。其中,“5”为“基础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即“伯苓班”),“3”是“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推出的3个培养项目(即“复合班”),“X”则是指若干适应人才发展新需求的学院特色班和中外合作办学班(统称“特色班”)。
据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金柏江介绍,2018级本科生中,有3063人报名参加2018年拔尖创新学生遴选,约占本级学生的75%。有592人成功入选,约为报名总数的19.3%。本次遴选中,最火爆的是经济伯苓班、经管法班、数学伯苓班、金融特色班、化学伯苓班,竞争最激烈的经济伯苓班录取率低至3.13%,近乎百中选三。其次是经管法(录取率6.14%)、数学伯苓班(录取率6.36%)、金融特色班(录取率6.79%),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率11.95%)。
伯苓班:让尖子生自己“冒出来”
在南开,伯苓班的“难进”是出了名的。今年开始,伯苓班的遴选面向全体本科新生,不设任何门槛。“参加伯苓班的遴选,等于多了一次选专业的机会。”南开大学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伯苓学院副院长段文斌说,“今年的化学伯苓班,还有一名商学院的学生脱颖而出,只要学生能通过层层考核,我们这里不会设限。”
从学生报名到最终录取,“开放”的态度贯彻始终。从遴选数据看,经济伯苓班的录取率最低,有958人报名,录取30人,其中仅有7人来自经济学院,另外23名同学来自人工智能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历史学院等14个学院,转专业学生约占比77%。数学伯苓班录取率约为6%,来自数学院的学生有13人,转专业学生占比约为57%。
不设门槛的开放包容,背后是伯苓班一整套成熟的“选鉴结合”培养体系。一旦入选“伯苓班”,就意味着接受“鉴别”:即每学年末实行末位淘汰、动态调整,当学生难以达到伯苓班的高标准时,须转入相同专业的普通班级完成学业。“优秀的学生不是人为‘拔’出来的,而是会在适宜的环境下自己‘冒’出来。”段文斌说,“伯苓班‘选’‘鉴’结合、不拘一格的选拔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将真正适合伯苓班培养定位和培养方式的学生‘选’出来;为拔尖学生‘冒’出来创造条件和营造环境,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成效。”
科学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础。伯苓班的课程非常紧凑,基本用2-3年时间学完本科课程,从大三开始进入课题组并承担课题任务,期间还会有1-2次到海外知名高校交换学习的机会。“老师在课上会把前沿问题和前沿思想渗透给学生——是渗透而不是灌输,引导学生用创新角度看待学术史上的经典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数学伯苓班2015级学生顾卓然回顾自己在伯苓班四年的学习历程,表示获益匪浅。
“班里大部分的同学都在为数学而努力”。数学伯苓班2015级学生牛建伟表示,在班级氛围的影响下,立志研究数学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从早到晚泡在自习室,离开手机和电脑,只带两本数学书。“伯苓班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要去钻研,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视野打开后,就会发现,数学是无边界的。只要探索就有收获,整天的心情都会被点亮。”
复合班: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持续提升,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实践,急需拥有学科交叉背景的高水平、复合型、综合性、国际化人才。
南开大学经管法班始于2001年。进入该班的同学,将同时修读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3个专业的主要课程,获得双学位: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或经济学+管理学。
今年,南开大学首次推出PPE项目,面向全体2018级新生展开遴选。今年共有193人报名,遴选出了来自12个学院的30位同学,录取率为16%。这30位同学将同时修读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经济学3个专业的主要课程,获得“法学+哲学”或“法学+经济学”双学位。“目前国家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参与国际秩序的维护和国际规则的制定,我们要培养以周恩来为楷模的未来政治家。这样的政治家不应该仅仅修读政治学,还应该学习哲学,同时了解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情况。”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程同顺说。
2018级本科生徐万蓉正是因为看到了PPE项目,坚定了报考南开的决心。“本科阶段就是要去遇见不确定,去接受未知,为未知痴狂。所以要多去突破自我,多去接触新事物,挑战自己的知识吸收底线”,徐万蓉说,“所以格局和视野很重要,PPE是一个迷人的专业,因为它对世界观和思维的构建有着巨大的作用。”
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通用+非通用”本科人才培养项目也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学科交叉范围。“通用+非通用”项目,是非通用语专业与人文社科专业复合型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项目的简称。今年在小语种(包括俄语、德语、日语、意大利语)和历史学院、经济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旅游与服务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本科新生中遴选。该项目共有222人报名,96人通过遴选,录取率为43%。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讲,最大的不同点是打破了多年来的主辅修模式,将两个专业都变成了主修专业。”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说,以前的主辅修制度往往是解决外语专业复合人文社科专业的问题,但该项目却要解决全校所有人文社科专业的国际化问题。“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是让其他专业与外语双向复合。因此,我们就给所有人文社科专业提供了一种插上南开大学七个非通用语种的翅膀,走向国际舞台的机会与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助力‘全球南开’计划的实现。”阎国栋说,这样南开大学的学生除了英语之外,还会掌握第二门外语,而且达到专业水平。
目前,多校区运行成为国内高校的常态。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才,往往涉及跨校区问题,不仅增加了育人成本,也浪费了师生的时间精力,降低了培养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南开大学探索的是定制型双学位,而非开放型双学位,科学合理搭配专业,力争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段文斌说,“让老师动起来,而不是让学生折腾,一切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
特色班:探索大类培养的南开方案
南开大学今年共推出药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城市管理、新材料、国际金融、环境健康和光电科学等8个特色培养班,面向全校新生进行“二次选拔”。学院特色班采取小班化、国际化、导师制的模式,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国际化视野突出的优秀本科生。同时,以往既有的若干中外合作办学班也为学生多元复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X个特色班,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尖子班、拔尖班,而是为将来走向大类培养探索道路。”段文斌说,“本科教育一定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不能脱离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持续深入,都对复合型人才、融合化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以往专业有一些设置得太细,本科专业过度细分,往往导致人才成长空间收窄。实际上,本科生的人生还远未定型定向,最好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成长需求科学培养,直接进入一个学科的毛细血管末端,未必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段文斌介绍,将来南开的本科教育将从大类招生向大类培养发展,向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发展。突出各育人要素和环节的结合与融合,力避板块式拼接和模块化叠加。“我们的培养计划是课堂讲授、社会实践、创新训练三位一体的,中间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思政教育、价值观培育。”段文斌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公布2018年拔尖创新学生遴选结果 最热门项目“百里挑三”
- 上一篇:日本九州大学副校长来访
- 下一篇:校纪委组织中层正职管理干部参观天津市监狱
相关推荐
- 新能源助力碳中和 双碳科技产学研峰会召开
- 南开大学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研讨会
- 南开大学2021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 袁志明做客“南开公共卫生讲堂” 谈“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
- 深圳市南开大学校友会2020年度大会召开
- 校领导为三学院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 第五届全国马克思哲学青年对话会南开举行
- 【组图】2019届博士毕业生南开启航
- 国产抗脑瘤原创候选新药获美儿童罕见病资格证
- 南开大学与南开区人民政府合作签约
- CYPT2019暨南开大学全国中学生物理训练营举办
- 10位优秀研究生获评“南开十杰”荣誉称号
- 南开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佳绩
- 南开大学参加教育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
- 南开大学平带光子学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我校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获评2020年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
- 【爱国奋斗南开人】陈永胜:开拓绿色能源自主创新之路
- “新型显示半导体荧光量子点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启动会南开举行
- 南开大学在“国防万映”活动中获佳绩
- 我校学生团队荣获第十三届“尖烽时刻”大赛全国总冠军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