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索”团队:“金奖”仅仅是开始
南开新闻网 学生记者 蒋佳倩
“南开!首金!神索,C位出道!百年南开生日快乐!”10月15日,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圆满落幕,南开大学“神索:划时代的组织工程神经导管”项目负责人董显豪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快速地敲出了这条“惊叹连连”的朋友圈消息。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办于2015年,是一项累计有947万大学生、 230万个团队、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本次比赛,“神索:划时代的组织工程神经导管”团队与“‘起’智时代——国内最先进的起重机自动控制及安全监测系统”团队从109万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创造了南开大学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的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金奖“零”的突破。
“这是我们作为南开学子送给母校百岁华诞的一份真挚贺礼。”
“神索”: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还可降解化为“春泥”
“神索”取名于“神经(nuero)”与“绳索(rope)”,顾名思义,其团队所研发的是一种用于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神奇”导管。
人体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即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指挥中心”,而外周神经系统则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其赋予人类感觉与运动的能力。生活中出现的面瘫、手足畸形、手臂或腿部萎缩等存在感觉机能障碍、运动机能障碍或肌肉萎缩等症状的属于外周神经损伤类疾病。相关统计分析,全球外周神经损伤人数约 1亿,其中我国占五分之一,且以每年100万的速度增长。交通意外、建筑事故等原因都会对其造成损伤,严重者会导致瘫痪,丧失活动能力。
目前,在外周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中,有超过80%的患者采用的是自体移植,即“拆东墙补西墙”,割取自身健康部位的神经治疗受伤部位。然而,其面临着尺寸不匹配,容易破坏供区神经形成二次损伤的潜在风险。还有少部分患者选择断端缝合或异体移植,前者直接缝合断端,将神经“生拉硬拽”,适用范围极小;后者则存在免疫排斥且来源有限等问题。
神经导管治疗,是一种可替代自体移植的临床手段,将神经导管两端分别套住受伤部位断裂的两端神经,即可引导两端神经细胞在导管内部再生且重逢。目前市场上的神经导管产品大多类似于中空的“吸管”,缺乏模拟天然神经的微结构,难以实现细胞定向引导,也限制了轴突的定向快速生长。受伤部位通常半年以上才可大体恢复原貌,但患部的运动与感觉能力恢复十分有限。

“神索”模拟天然神经成束结构
“神索”的独特之处在于在空管中加入了导丝,以模拟天然神经成束结构。导丝如同绳索一般引导神经细胞沿其有序且快速地爬行,就好比给迷路的神经细胞派遣了一群“导游”。不仅如此,采用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制成的“神索”还能使这些“导游”鞠躬尽瘁、化为“春泥”。
这项技术的背后是实打实的科研成果。依托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生命科学学院等平台,“神索”团队基于拓扑结构炎症介导技术、可控降解生物活性材料及微纳复合的仿生结构,实现了长距离神经缺损的拟天然再生。
金奖:9个群聊200版PPT “死磕”的人背后都有光

在微信搜索框输入“神索”,董显豪的手机页面跳出了9个相关群聊。打开一个最常用群聊历史消息中的文件记录,滑动十来次手指才能拉到底。“就拿路演PPT来说吧,我们前前后后修改了至少200版。”董显豪坦言,路演和学术报告很不一样,“从校赛到市赛再到国赛,学校请了数位专家帮助我们做了上百次的打磨”。
“ppt上的数据,都是项目团队从产业化实践中得出来的真实数据。”项目导师孔德领教授在日前举行的南开大学2019年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总结表彰会暨第二届南开大学“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会上分享经验时一语道破“神索”成功的“秘诀”,他表示,决赛的评委是专业投资人,想要打动他们,让项目“动”起来——真正开展项目的产业转化很重要。
“神索”是一个酝酿了近四年的项目,当时本科四年级的董显豪如今已经博士二年级。“我研究生期间一直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期间与不少医患沟通过,真的感受到了临床上对于外周神经导管的迫切需求,也时常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真正造福患者。”
互联网+大赛让梦想照进了现实。3月份学生组建了项目团队,一个月后报名参加了南开大学首届“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一路走来,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由佳亲眼见证了“神索”这个团队的蜕变,“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大,这个平台是项目推进的‘加速器’,也加速了团队成员的成长成才”。
2019年的暑假长达十周,正值国赛冲刺备战阶段,团队成员终日忙碌,实验、策划、宣传、联络……没有一个人回家。“就是这里”,夜里路过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董显豪指着灯火通明的建筑说,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九月份到决赛前,大家干脆住到一块儿,每天都聚在一起头脑风暴,不断反思改进、补充完善。“一个半月,每天睁开眼就是忙项目谈落地,我们没在一点前结束过讨论。”
“互联网+大赛并不仅仅是考察你的科研能力,而是考察团队的综合实力,不仅要统筹队内不同专业背景的队员,撰写商业计划书、进行内页设计等等,而且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讲给投资人、律师、专家、患者听。” 队员们说,自己早已记不清讲过多少遍、讲过给多少人听了。
“它带给我们的也绝不是一个金奖,而是对专业知识、视野、格局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次比赛让我对市场、国情、民生有了深入了解。未来的研究方向也更明确了,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今年8月,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下沙成立,公司名字是“new life”的意译,“它寓意着新的希望,生命的纽带。”董显豪表示,这是团队科研产业化的重要一步。
“每一个‘死磕’的人背后都有光。不服输,不认输;要么就不做,做了就要做好!”关于未来,金奖仅仅是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神索”团队:“金奖”仅仅是开始
- 上一篇:“起”智时代的摘金之路
- 下一篇:南开大学女排:一支“三高”队伍的“逆袭”
相关推荐
- 南开大学-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仪式举行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 天津市人社局领导一行访问南开大学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会
- 南开学子在SYSBS-IVEY全球商业案例大赛获佳绩
- 中共南开大学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关于第九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 南开大学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九届十五次会议
- 【迎百年校庆】Edward Sargent教授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 南开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表彰大会举行
- 张培峰: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
- 高等教育出版社致信感谢南开大学
- 南开研究团队发布国内首只绿色治理指数
- 南开学子公益“直播带货” 助力庄浪乡村振兴
- 【迎百年校庆】李灿院士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 我校统战理论研究成果获天津市委统战部表彰
- 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入伍大学生的重要回信亮相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 巾帼不让须眉 南开校友抗“疫”武汉一线
- 学校启动2018-2019年度教职工师德考核和绩效考核
- 津门求学琐忆 ——记先师刘泽华先生
- 我校参加2020年教育部直属系统扶贫工作推进视频会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