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科研团队大数据预测助力疫情防控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吴军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科技工作者也是一支重要力量。在南开大学,就有一个主攻“数学流行病学”的科研团队。他们用数据搭建起一个个“模拟城市”,通过复杂计算、科学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趋势,验证防疫措施效果,并总结疫情防控的关键方法。他们,就是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黄森忠教授团队。天津本轮疫情发生后,该团队迅即开展工作,快速形成预测分析报告,为政府部门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也为天津科学防控、精准防控贡献了科技力量。
从2003年“非典”时期,黄森忠对“数学流行病学”产生兴趣,经过多年研究,其团队积累了大量分析各类传染病的数学模型,2010年前后开发出传染病预测系统,并持续开展研究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黄森忠率领一支由多地疾控部门专家、一线医生、公共卫生研究机构教授、数据科学家等组成的团队,依据数学模型开发出EpiSIX传染病传播预测系统(以下简称“预测系统”),并在与新冠病毒的多轮“较量”中,不断完善预测系统,取得了不俗“战绩”,助力多地一次次击退疫情。
2021年11月,新冠病毒变种奥密克戎在南非被首次检出,随后在全球快速传播。黄森忠团队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向,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关奥密克戎传播各种参数,陆续导入EpiSIX传染病传播预测系统,通过不断的优化调整,短时间内,一个针对奥密克戎高传播力、隐匿性强等特性的传播预测系统逐渐成熟。
2022年新年伊始,新冠病毒突袭津城,天津也成为国内首个“硬刚”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城市。1月10日,黄森忠团队把天津的疫情数据导入预测系统,得出的结论不容乐观。随后几天持续快速增长的确诊病例数,与预测结果基本吻合,也印证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力强、隐匿性强等特点。
随后,团队密切关注疫情发展趋势,加紧预测研判,相关报告密集递送到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
“目前的数据显示疫情趋势向好,说明我们在与病毒的‘硬刚’中占据了上风。”黄森忠说,前三轮大筛的结果也显示,目前新增病例仍主要集中在津南区,新发现的感染者感染来源清晰。
黄森忠介绍,按照目前趋势,EpiSIX预测本轮天津疫情最后的规模可能在346-390例之间,停时大约在2022.1.25—2022.1.31之间。这个结果低于疫情暴发第三天时预测出来的规模,说明天津市采取的全民大筛以及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划定是有效的,疾控措施跑在了病毒传播前面。
黄森忠表示,2022年1月15日至1月21日这7天是天津疫情发展的关键期,需严密监视其发展,防止出现反弹。团队也将会及时更新研判结果。
在与新冠病毒持续两年多的较量中,EpiSIX预测系统逐渐总结出新冠病毒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提高预判能力。
预测系统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中国自2020年夏天以来的新发新冠肺炎疫情都存在一个“失觉期”,即首例患者被感染和确诊的时间间隔大多在10-14天之间。精确估算“失觉期”对后期追踪密切接触者的效率有重要意义。2020年6月出现的北京新发地疫情,让团队找到新冠肺炎疫情研判的新办法——“首估法”和“更新法”。疫情刚出现后,预测系统会很快会给出首次预估数据,就像一条“警戒线”,如果首估数字很快被打破,那么说明一定有防控环节被忽视了,需要立即查漏补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很多地方不得不采用区域封锁的办法阻断病毒传播。然而,暂停社会运转代价巨大。因此,黄森忠团队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出发,提出“疾控成本最优化策略”理论。2020年春节后,当疫情形势初显缓和时,团队提出建议,可以适当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复工生产,并保持应有的警觉,在必要时隔离险区。这一建议被决策部门采纳,吹响了全国复工复产的第一声号角。
如今,团队正在每天密切关注疫情的最新动向。黄森忠表示,希望通过科学的分析,为国家做好疫情防控,早日彻底击败新冠病毒作出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开大学科研团队大数据预测助力疫情防控
相关推荐
- 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
- 叶冬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南开作品在第十二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中获佳绩
- 南开教授智力支持抗疫 智库报告获天津市领导批示
- 2018天津市青年体育节国际象棋赛南开夺得个人团体双冠军
- 南开大学青年爱国颂党主题话剧《张伯苓》上演
- 校领导调研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南开大学举办“人工智能+机器人”高端论坛
- 郑富芝一行来校调研指导督促中央巡视整改落实情况
- 南开区、津南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南开大学选区正式代表候选人与选民代表见面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 南开大学和天津市人民医院主办转化医学高端论坛
- 凝“新”聚力 扬帆起航 南开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 民盟南开大学委员会召开换届大会
- 70名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获中英“双学位”
- 南开大学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
- 《世纪》杂志:在南开聆听叶嘉莹先生古典诗词讲座
- 南开区委书记来校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趋向及应对战略研究”开题
- “名师引领”通识课:钱前院士讲述“保障粮食绝对安全——绿色革命回顾与展望”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