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冬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叶冬娜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些重要论述凸显出新形势下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也指明了绿色转型涉及的领域、程度和时间表等。“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切实打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攻坚战”。
(一)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应该是排斥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我国坚定不移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均得益于生态环境红线的现实倒逼,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亦是更好保护绿水青山的重要基础,二者互为融合、不可割裂。
进一步看,《建议》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展望未来,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这就要求我们要着眼绿色发展的全局,既让人民在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享受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让自然生态在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下更加宁静、和谐、美丽,最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节能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各行各业向节能环保、绿色发展转型的成效显著。但也要看到,关于发展的一些片面认识依然存在,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
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效果。“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绿色发展对于国家和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和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协同发力,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推动绿色转型是系统工程,需着眼长远制定绿色发展中长期规划。绿色发展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获得经济增长,影响绿色发展的各要素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整体性的特征,推动绿色转型必须系统整体地把控。在这一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强化顶层设计,建议在现有战略和政策文件规划等基础上,开展多部门、多领域合作,共同制定绿色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我国绿色转型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与支持政策,推动形成经济、社会、人口与生态协调统筹发展的新局面。同时,各地也要根据当地绿色经济发展的利弊、侧重点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绿色发展中长期规划,将推动绿色发展、绿色转型落到实处。
推动绿色转型离不开科技支撑,需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生态文明离不开科技创新。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减少资源的使用和浪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比如,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以及参与绿色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积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体系;着力推动绿色科技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形成一批学科优势显著的研究基地与创新团队,争取在一系列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搭建开放的绿色科技实验研究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战略联盟平台,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产业融合,形成彼此促进、彼此发展的态势。
推动绿色转型要坚持筑牢基础,需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一方面,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淘汰,推动产业绿色化。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加快实施传统行业技术设备更新升级和绿色化改造,实施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升级改造,倒逼产业体系向高端智能发展,产业链向后端延伸。另一方面,要遵循生态规律,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与范围内,挖掘生态资源的经济潜力,将生态要素转变为生产要素,实现经济产业、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耦合优化。
推动绿色转型要坚持人人有责,需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推动构建生活方式绿色化全民行动体系,开展绿色生活方式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扩大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规范和统一绿色产品认证体系,营造良好环境,引导人们积极选购绿色产品。同时,每一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自觉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节约一杯水,形成全社会崇尚绿色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从而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叶冬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相关推荐
- 【百年校庆】Mukesh K. Jain院士受聘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并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 聆听古诗词的美好——谷羽先生与叶嘉莹先生的诗词缘份
- 著名法学家高尔森先生追思会举行
- 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来校调研
- 校领导检查安全工作
- 我校参加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师发展大会视频会议
- 南开大学入选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 校领导调研实验室设备处
- 南开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扩大)会议暨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南开101 从“新”出发 ——曹雪涛校长在南开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研究疫情防控工作 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 南开大学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创新研讨会举行
- “2019自然学术会议—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物理性质”南开举行
-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第24期“经济法30人论坛”暨南开大学第二届竞争法论坛在津召开
- 我校师生党员收看《榜样3》专题节目反响热烈
- 【迎百年校庆】美国合成化学家尼古劳教授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和“杨石先讲座”
-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权研究会共同举办人权研讨会
- 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来校调研
- 校领导检查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