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柔蜜欧与幽丽叶》
龙飞
初次从网上看到1944年出版的曹禺译作莎士比亚剧本《柔蜜欧与幽丽叶》时,我对这个译名感觉有点不大习惯。因为通常都译成《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通用名让读者更容易记住。早年翻译的文学作品,都会有各种译名,这一现象非常普遍。曹禺的译作属于旧译本,所以我对这个译名并没有太在意。
近日,忽然发现曹禺这个不被我看好的译名,竟受到多位学界人士的赞叹。有人说:“柔”字表示柔和、柔美、温柔,而“幽”字则表示幽静、幽婉,这些都是美妙词语。作为戏剧大师,曹禺达到了音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那位学者甚至为后来再版的曹译书名改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感到很不解,也很愤懑。
还有一位读者也十分欣赏曹禺的这个译名。他认为,比起后来通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柔蜜欧与幽丽叶”不是更符合戏剧本身那种甜蜜而芬芳的气质吗?
读到这些有识之士的评说,我的眼界顿时变得开阔,原来里面是大有学问的。曹禺对笔下的每一个字,都经过了苦思冥想,反复推敲。
《柔蜜欧与幽丽叶》是曹禺翻译的唯一一部莎士比亚剧本。
曹禺译本还有两个值得称道之处。首先,它是我国莎士比亚戏剧的第一个“演出本”。莎士比亚的戏剧原本就是用来演出的。曹禺是位十分熟悉舞台的剧作家,少年时代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就是“南开新剧团”的骨干演员,因此拥有极其丰富的舞台经验。1942年,他在四川应清华同学、导演张骏祥的邀请,翻译了《柔蜜欧与幽丽叶》。这个译本的目的是为了舞台演出,不仅要考虑语言的翻译,还要考虑舞台效果。过去我国一般译者都把莎士比亚的剧本作为文学作品来对待,唯有曹禺第一个将莎士比亚的剧本作为戏剧来翻译。在剧本的人物对白中,他添加了许多舞台指示——插入对人物、动作、情境的解释。所以他完成的译本,不需要做过多改动,就可以直接在舞台上使用。
另外,曹禺在20世纪40年代翻译的这部作品,是我国第一个诗体莎士比亚戏剧译本。朱生豪、梁实秋等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用的都是散文体。莎士比亚戏剧原本是诗体剧,而散文体会冲淡原作的诗意,难以展现莎士比亚戏剧原有的魅力。我国几代翻译家怀揣一个伟大梦想——以诗体呈现莎士比亚原作。多年以后才出现卞之琳的诗体版《莎士比亚悲剧四种》(1988)。进入21世纪,终于有了方平主译的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2014)。
曹禺译本既是第一个成功的演出本,并且还是第一部语言优美的诗体版。这册仅有170页的《柔蜜欧与幽丽叶》,却在我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史、演出史和研究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曹禺的《柔蜜欧与幽丽叶》
- 上一篇:撰写发表“旅欧通信”
- 下一篇:杨振宁肖像
相关推荐
- 南开学者论文荣获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 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南开学子获佳绩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南开大学2019年度工作部署会召开
- 天津市科技局局长戴永康一行到我校调研
- 学校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大检查
- 南开大学——庄浪县定点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举行
- 南开大学在第四届全国周恩来班征文分享活动中获佳绩
- 南开大学教授于宏兵、刘伟伟获评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 我校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 全国历史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高端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
- 南开大学在天津市多项创新创业赛事中获佳绩
- 南开大学与京剧的百年情缘
- 华为公司监事会主席李杰一行来访
- 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创新论坛(第三次)举行
- 我校召开“‘十四五’时期推进天津市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
-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 “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生医组座谈会召开
- 我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暨中心组学习会
- 南开大学召开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