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寻常师门缘
周伦玲
父亲周汝昌曾从顾随(笔名苦水)先生受业。1940年,父亲入燕京大学读西语系,次年,父亲始获识苦水先生,在先生的宋词选读课堂聆讲。
顾随先生家住北平西北城,因到燕园讲授路程远,不能常至,所以每讲则三堂课连接。父亲和先生只有两月授受因缘,便因珍珠港事件骤起,日寇封闭了燕京大学,学子们遭到遣散,父亲不得不与先生分别。当日父亲仓皇离开北平燕园时,长物尽失,唯平日聆先生所记课词笔记半本不忍相离,独得贴身携出。
父亲很无奈地回到天津咸水沽家乡,为逃避汉奸的搜索,遁居在地下暗室中,几无生趣,于是写下了许多忧愤激烈的爱国诗词。父亲冒昧写信给顾随先生,竟蒙不弃,由此鳞鸿频数,相契日深。
父亲得与苦水先生以书翰往来,相与唱和兴亡,榷扬今古,气交神遇,会心于齿德之外,大抵所事以词为主,诗以外不屑及,父亲以为至荣至乐焉。父亲曾说:“余竟以一童子而遇先生,知先生者何人?乃为当代文宗词林星凤!”父亲将先生来信依次汇集成册,取名为“好修雅札”。而先生每有新作,无论长篇短什字句,必抄示与父亲。父亲则如获至宝,一一录而副之,也为之取了个名字,叫“倦驼庵诗稿”。
在“诗稿三十三年”中,苦水先生有六首“用叶生韵”的《晚秋杂感》,接着又有“复用前韵”六首。至1947年夏,先生又“三叠前韵”,仍旧是用“叶生韵”,现特选其中两首抄录如下:
心波荡潏碧溪寒,意绪焦枯朔雪干。
扫地焚香总无赖,当歌对酒愧清欢。
大星自向天际堕,太白休登楼上看。
此调明知少人识,朱弦一拂再三弹。
艰危不信此生休,辛苦那堪咏四愁。
漂泊半生经九死,别离一日抵三秋。
看来归鸟都栖树,立尽残阳更上楼。
目极天涯情未已,何人砥柱在中流。
先生一连三叠“叶生韵”,父亲不知这“叶生”为何许人也,只觉非同一般,很不寻常。那时,父亲正准备再次投考燕大西语系,捧读先生诗作,忆起当年先生赠予的五首绝句,其末章云:“抱得朱弦未忍弹,一天霜月满栏杆。怜君独向寒窗底,却注虫鱼到夜阑。”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尽和六首。这里也选录其中两首:
丁亥六月初和顾师杂感诗仍用叶女士元韵
心焰难随意气寒,泪澜不逐墨花干。
当前有句非新得,到此无人是故欢。
一带重云山外结,十年流水镜中看。
依然霜月阑干下,深抱朱弦未忍弹。
脱却尘羁得暂休,尚余难遣是清愁。
一生北土全成错,从入南熏总望秋。
斗室寻凉劳画扇,遥天念远要高楼。
萧条此意如能尽,白浪红阳两不流。
1949年,顾随先生大病一场。8月底,他在给父亲的信末写道:“死可拼,生无力,只此六字长在心头。玉言知我者,必能了此意。”至1951年2月,先生疾转恶,食难下咽,目光渐散,自云:周身但能名处即万分痛楚,非人所堪,唯于大藏经益加彻悟耳。先生以《南唐二主集》一册托弟子孙正刚转交父亲。父亲翻开词集,含泪题下一首《鹧鸪天》,词曰:
题苦水师病中所贻二主词集
已异维摩病榻禅,愁城说似日如年。一灯明灭心孤照,四大依违苦独肩。
生要力,死能拼,华严和泪记曾看。如今却与南唐卷,秋月春花仔细参。
1951年11月,华西大学聘父亲为文学院外文系专任讲师。1952年4月,父亲挈妇将雏,入四川成都华西大学执教。至秋天,父亲突然接到苦水先生手札,大喜过望,欣慨万千,立即给先生作复并附诗数首,其中有一首云:
闻苦水师病后欲问未遑忽有书来非复常喜寄喜于句慨亦随之
可惜偏枯臂,难书吾道南。
支离君乍可,漂泊我犹堪。
宝尽真无漏,身留即是贪。
此生此愿妄,同上百花潭。
在首句“可惜偏枯臂,难书吾道南”句下,有小注云:师拟以旧句“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云吾道南”写为联楹为赠。
这条小注说的是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和父亲原本并不相识,1979年秋天,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周策纵教授筹办国际红学会议,叶嘉莹和父亲都在受邀之列。那时叶嘉莹和诸位同门正在设法搜集和编辑老师顾随的遗著,于是她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共襄此事。不久,叶嘉莹又给父亲寄来顾先生手迹影印本──那是1948年春,叶嘉莹在离开北平之前,先生送给她的一首《送叶子嘉莹南下》的诗:
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
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
此际泠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
父亲这时才明白,先生一连三叠“叶生韵”的“叶生”,即是叶嘉莹。于是父亲提笔给叶嘉莹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似可视为诗中小注的注释:
嘉莹学长:汝昌于学长原无所知,早岁于羡师诗集中见有“和叶生韵”“再和叶生韵”共七律八首,迥异凡响,因尽和之。并与师言“叶生”者定非俗士,今何在耶?师不答。后于五二年至蜀,于华西大学执教外语系,尔时羡师大病初起,即手书云:“昔年有句赠叶生:‘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云吾道南’,今以移赠吾玉言,非敢‘取巧’,实因对题耳。”此汝昌自羡师亲聆语及叶生之唯一一例,心焉识之,不敢请询也。及今思之,此岂非即指学长乎……
这就是父亲与顾随和叶嘉莹三人间的一段感人故事。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1-09/24/content_162_5070927.htm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重点工作推动会
-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南开百年 张伯苓归来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哈密顿系统的理论及应用”项目启动
- 天津市人才办来我校就人才工作进行上门服务
- 南开大学召开教育教学奖表彰大会 22位教师获重奖
- 杨庆山会见王静君校友
- 南开大学与山西大学签署对口合作工作协议
- 迎接全球第二个“世界工程日” 龚克教授发表致辞
- 刘景泉 陆阳: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 王志耕:托尔斯泰阅读中国
- 南开大学与海南省政府举行工作座谈
- “韶光七弦”李悦古琴音乐会举行
- 龚克与学子分享“青年故事”
- 【视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
- 校领导参加“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主题班会
- “名师引领”通识课:杨焕明院士谈“继承和创新”
- 南开日新国际学校给出亮眼“成绩单”
- 南开大学召开传染病防控相关研究和能力建设研讨会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 我校两教学团队获评市级教学团队 两教授获市教学名师奖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