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新冠疫苗及其接种”科普讲座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郭昕悦)3月24日,科研部与医学院联合举办“新冠疫苗及其接种”科普讲座,邀请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宏恺,为学生讲解新冠疫苗的类型划分、科学原理,以及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安全性等问题。
讲座中,张宏恺介绍了当前在我国获得批准的几种主要新冠疫苗类型,如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以及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推广接种的mRNA新冠核酸疫苗,并对疫苗保护率的计算方法和临床数据进行解读。他表示:“灭活疫苗是一种非常传统、成熟、安全的疫苗方法,其原理是在体外培养病毒,将杀灭的病毒回输到人体内,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目前获批符合条件上市的国产新冠疫苗公布的保护效力数据结果,均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技术标准及有关国家技术标准。张宏恺特别指出,新冠疫苗针对重症的保护率非常高。“没有一款疫苗的保护率能够达到100%。对社会而言,通过接种疫苗能够逐步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对个体而言,疫苗最大的意义在于避免重症的发生。”
通过动画演示,张宏恺还讲解了中和性抗体通过阻断病毒入侵细胞发挥保护作用的科学原理,展示了不同研究团队从病毒感染康复者中分离的中和性抗体图像,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抗体发挥抗病毒效应的过程。研究表明,灭活新冠疫苗可以产生中和性抗体,有效证实了新冠疫苗的保护力。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截至2021年3月23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284.6万剂次。张宏恺认为,通过接种疫苗,一方面能够使人体的免疫系统认识病毒或者病毒的关键成分,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抵御病毒;另一方面能够形成免疫记忆,当机体遇到真正病毒时,免疫系统可以被快速地动员起来,进而消灭病毒。他建议同学们在排除接种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情况下尽快接种疫苗。
针对同学们十分关心的疫苗对变异病毒是否有效的问题,张宏恺表示,疫苗诱导的中和性抗体能够识别大多数变异的病毒。尽管更详细的统计数据还需要进一步临床实验的结果来支撑,但现阶段可以证实,灭活疫苗诱导的部分中和抗体对变异病毒仍然具有保护作用。
讲座后,同学们就接种疫苗的禁忌事项、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疫苗保护时效等问题进行提问,张宏恺一一耐心解答。
据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宏恺联合多家单位从康复患者中分离了新冠病毒的全人源中和性抗体,该抗体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将于本年度开始临床实验。同时,他与国药集团合作研究了疫苗的保护机制,对新冠疫苗研发有较为深入研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开展“新冠疫苗及其接种”科普讲座
相关推荐
- 南开大学与天津市邮政管理局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校领导调研外国语学院
- 南开研究团队在CZTSSe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曹雪涛赴深考察南开国际先进研究院建设情况
- 绵绵细雨祭吾师——悼念车铭洲先生
- 我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在2020年在线教育发展大会上获表彰
- 南开大学携手泰晤士高等教育举办卓越教学峰会
- 校领导检查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
- 从杂文到学术
- 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主席团第三次会议
- 南开学子获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大学生奖励计划”优秀学生标兵
- 南开科研团队:实现光氧化驱动的纯有机室温磷光用于溶酶体靶向成像
- 学校召开重点工作推动会
- 南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九届十四次会议召开分组会议
- 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南开大学立德树人百年间:潜沉务实以“润身”,奉献报国以“淑世”
- 校领导为后勤青年干部做专题讲座
- 南开法学人研讨民法典的制度创新与法律适用
- 学校党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 学生宿舍节能节水改造 绿色校园建设见实效
- 南开大学科技成果获天津市专利金奖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