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南开大学 > 新闻公告 >

南开师生赴田间地头向农民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2021-03-22 0 新闻公告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钟赛越李鹏琳)3月21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前往南开大学生物防治示范基地、天津市东丽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面向农民开展简易化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示范与培训活动,阮维斌教授及其科研团队为农民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技术培训。

  本次活动以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为主线,选取容易受到病虫害侵袭的两种作物——草莓和韭菜为例,南开师生科研团队在大棚里、作物旁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常见病虫害及其危害、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及其使用效果。

  在有机草莓种植大棚里,阮维斌教授从食品安全、乡村振兴、助人精神三个角度介绍了病虫害生物防治工作。针对草莓最常见的害虫蛞蝓和蜗牛,阮维斌教授团队研制的生物食诱剂既能保证消费者吃到嘴里的草莓是安全的,也能降低病虫害导致的损失,实现农民的增收,大大优于传统的化学防治技术。同时,阮维斌教授也谈到了生物防治技术的未来。很多领域需要原创技术,比如在农药降解菌、重金属如何富集在非食用部分,生物防治技术还有无限前景。阮维斌教授通过自己扎根农村的经历鼓励同学们,针对农村存在的社会问题,能为新农村建设发出南开的声音,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要有充分的耐心去做一件事情,激发内心的光明,不求回报。

  草莓大棚的一位农民对实验室研制的生物防治技术表示了充分的认可和衷心的感谢。他说,自己起初不相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施用一个月后,害虫蜗牛的数量大幅减少,现在基本上消灭了80%的害虫蜗牛。

  经过示范与培训,同学们观察了白粉病草莓和害虫危害草莓,进行了草莓采摘,并体验了生物食诱剂的施用过程。

  在韭菜大棚,阮维斌教授及其实验室团队就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作了介绍。韭菜是特别容易遭受害虫侵害的蔬菜,因此韭菜的农药残留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其高附加值也表明研究生物防治技术刻不容缓。针对此问题,阮维斌教授科研团队按照“以虫治虫”的治理思路,天敌昆虫病原线虫侵入到昆虫体内,利用其释放的共生细菌杀死害虫,既能实现防治害虫的效果,也不影响食品安全。李晶晶博士介绍了线虫的采集和培养过程,并现场展示了经线虫侵染的大蜡螟幼虫;张壬嘉同学讲解了用黄粉虫代替大蜡螟来降低成本的实验过程,并提出了未来的实验优化目标是提高侵染率;方明博士展示了生物防治虫尸剂的施用正确流程及注意事项;陈如锦同学进行了成果展望,未来亟待解决寻找更适合农村的培养介质、成果商品化、简化黄粉虫的预处理过程等问题。

  据悉,阮维斌教授科研团队已经从事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多年,并将研究成果面向农村农民进行推广,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助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发展。面向未来,阮维斌教授还将依托各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实验基地,面向生科学子开展专业教育、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出南开声音,贡献更多的南开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开师生赴田间地头向农民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