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同燃起课程思政育人之火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赵心仪记者辛文忠摄影史文轩)学期末,文学院涂俊教授给学生们布置了个“难题”。在这门面向艺术设计系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影像创意”上,涂俊要求大家以“课程思政”为主题,进行设计创作。
考题划在专业“范围外”,这些“未来的艺术家们”一下子“懵了”,天马行空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达也被这种“不按套路的出牌”给打乱。
“课程思政,长期以来在教师层面探讨的比较多。这一次,我们就是想让同学们通过自己在南开的学习体会,结合自己的学科,来表达出对它的理解。”涂俊说。
家国情怀初心似火
范孙楼内,以“课程思政”为主题进行影像创意的课堂活动进入了“采访调研、头脑风暴”环节。教室一侧的玻璃板上,贴满了同学们手写的便笺。他们笔下的这一概念既包含了“创新研究与训练”“中国思想文化史”等专业课,也有被认为思政元素很充实、但其实不算是课程思政的“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课外活动,当然,更少不了的,是南开的校史教育。

在南开,百年来所传承的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始终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的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问”作为课堂上的必答题,用百年南开爱国奋斗故事充实教学内容,让爱国心、报国行自觉融入学生个人成长。
“当真正走入这段历史,踏过历经百年的土地之后,才发觉自己心底一直存着对于这个校园、这段历史的深情仰望。”一学期“百年南开校史文化”课程的学习实践,让大三学生宋欣竺每每“心头一热”:拥有百年历史的南开,凝聚了严修、张伯苓等先贤的努力与期望。南开的百年历史,是一代代南开人的爱国史、奋斗史、传承史。
“1933年至1937年,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代表法官的梅汝璈,应张伯苓校长邀请开设‘民法概论’‘国际私法’等课程。后来,这位曾经的南开法学人,代表中国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在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上,日本研究院宋志勇教授用与学科相结合的南开爱国案例,同老师们探讨怎样将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旗帜鲜明地融入教育教学体系。
四维并进热情如火
与宋志勇一同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学校课程思政教研团队负责人刘玉斌。这位物理学教授最近“有些忙”:受邀录制中国教育电视台《课程思政面对面》节目,展示“理论力学”中的思政之“美”;参加课程思政相关数十场交流培训,主题涉及教学方法、思政课程、一流课程等多个方面;筹备新一期的学校教育创新论坛,研讨课程思政手册制作。
实际上,对于课程思政这件事儿,“上心者”大有人在。最让刘玉斌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个月前南开主办的高校课程思政研讨会,线上线下实时参会人数超过5万,目前参与学习者达7.76万人次。“生态文明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有效教学体内循环参与生命”“科研项目抗疫实践走入课堂”……百花齐放、博采众长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直呼“过瘾”。
坚持学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教师“四维并进”,近两年来,南开支持课程思政各类教改项目277项,评选“自动化与智能科学概论”“生物化学”“政治经济学”等优秀典型课程20门。
发掘爱国主义影片《战狼》里的细节,带领学生认识Na+、K+-ATP酶,讲述诚信寓言故事引入贝叶斯公式(后验概率)的使用,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来探讨外部规模经济理论……时事化、本地化、故事化的案例教学,贴近师生生活、符合时代需求,提升了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知生善教传薪播火
公共英语教学部的唐磊老师特别注重这种有效性。当听到同学们通过课堂引导、结合自身学习体会,用英语说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这个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等内容时,她感到了更高层次的教学幸福。“融入了思政元素,价值引领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更加完善!”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唐磊和她的同事们开始在“大学英语”这门面向全校绝大多数本科生、覆盖学习生涯4个学期的课程中,系统、有序地融入思政内容。他们觉得,这样才是真正回归到了教育的根本。
“根本还是在于育人!”教务处处长李川勇坦言,要了解学生、点亮学生,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营造育人氛围,要让课程内外的师生密切对话,高度融合。
因此,在《南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与渗透力”“促进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知其生而善其教”。
八里台校区“影像创意”的课堂上,曾山珊和她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最终的结课作品,巧妙地体验了一把“对话”与“融合”、“渗透”与“亲和”———通过角色抽签,来扮演他们自己“夸夸”或“吐槽”的“好老师”“恶老师”“好学生”“懒学生”。
这样的换位思考和体悟感触,让很多同学不仅仅对于课程思政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于如何看待教学、看待师生关系,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或许,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们没有理解”“或许,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主动和老师同学多交流”“或许,只是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到别人忽略掉的东西”……这些是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师所必备的条件,也是涂俊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传递给同学们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价值理念。
尽管师生共同完成了这样收获满满的教学,涂俊心中仍有一丝遗憾。因为要上课,她错过了那场“干货很多”的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
会上,副校长王新生的话语,给充满热情的南开师生做好课程思政,增添了更大的信心:
“通过专业知识的教学,融入思政元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自己学科的切入点,让专业课程成为立德树人的课程———这,就是课程思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师生共同燃起课程思政育人之火
相关推荐
- 南开大学城市管理“新文科”建设成效显著
- 佟家栋:“武汉封城”与政府经济政策的效果
- 学校召开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南开区区委书记杨兵一行来访
- 我校参加师德专题教育总结交流暨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工作落实推进会
-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南开学子获佳绩
- 南开大学3位教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奖励资助
- 【爱国奋斗南开人】逄锦聚:做一辈子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经济学人
- 并肩携手 书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南开大学定点帮扶甘肃省庄浪县纪实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曹雪涛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侯自新:做“好”的数学——纪念陈省身先生诞辰110周年有感
- 南开大学—理士国际安徽先进能源研究院在淮北市成立
- 南开学者工作出色 中宣部、教育部寄来感谢信
- 南开学子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
- 天津市第十五届社区教育展示周暨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南开大学启幕
- 南开大学——庄浪县定点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举行
- 传承创新 繁荣发展 “公能”文化润心铸魂
- 巩瑞波: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 两个南开创业女生的文化行旅
- 南开,2022年的第一场雪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