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南开大学 > 新闻公告 >

首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叶嘉莹民生奖学金”颁奖

2020-04-19 0 新闻公告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郝静秋)近日,由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基金会主办的首届“中华传统文化奖学金”颁奖仪式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举行。

  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以“弘扬中华文化、倡导人文精神”为使命,秉持“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价值观,以书法为媒,关心长者,慈护儿童,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广泛播撒中华文化的人文关怀。

  “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分为“叶嘉莹民生奖学金”、“沈鹏民生奖学金”、“楼宇烈民生奖学金”三部分,由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哈佛大学、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17所大学于2019年设立。

  截止到2019年10月,共有132名同学投稿参与。2019年10月27日,在京举行评选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经过数轮认真、严格、公正地选拔,确定获奖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叶嘉莹民生奖学金”的设立,旨在鼓励青年才俊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叶嘉莹先生的诗词人生与学术思想为典范,弘扬中华诗教。

  在当天的颁奖典礼上,叶嘉莹先生也发来了视频致辞。她说,“中国的传统诗歌,一定是讲格律的,有平仄、有押韵。学会吟诵,才能对古诗有更深地体会。这个奖学金,就是鼓励大家去学习诗词,希望获奖的同学能够潜心体会,学会中国诗歌的吟诵,这样的话,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文化,而且也可以让自己成为诗人。”

  叶嘉莹民生奖学金获奖同学代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生韦胤宗在视频中发表了获奖感言:“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磨合、融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叶嘉莹先生从文学、诗词角度入手,搭起不同文化沟通的桥梁,跨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我们年轻一代是否能从叶先生手中接过这个艰巨的任务,还需要考验。叶先生讲诗词,重视诗歌兴发感动的功能,重视文本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我们不妨向叶先生学习,从文学与文化中汲取精神,为建设理想中的新世界而努力。”

  叶嘉莹,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书香世家,她融贯中西,是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继驼庵之诗话而别开生面,启桃李之芳园而香远益清”,她以全新的视角,以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对中国诗词境界进行了高度概括;她是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其诗论新意迭出,别开境界,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当代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第一人”;她从事教育事业七十余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数十年来,她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研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千年传灯,岁月成诗,如今叶先生已成为在海内外传授中国古典诗词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人学者。

  首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叶嘉莹民生奖学金”获奖名单

  特等奖(6名)

  崔淼(南开大学)、张晨昕(南开大学)、黎中正(北京师范大学)、胡祎崟(北京师范大学)、殷永承(台湾辅仁大学)、韦胤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优秀奖(9名)

  蒋俊洁(美国哈佛大学)、杜川东(台湾大学)、邢嘉豪(南开大学)、闫赵玉(南开大学)、刘今金(南开大学)、曾涵(北京师范大学)、欧阳阚宇(北京师范大学)、赵鹤涵(北京师范大学)、刘元杰(北京师范大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首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叶嘉莹民生奖学金”颁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