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效果论成果:辽东学院主题教育重民生 求发展 解难题 见实效
11月23日,周三,下午两点五十分,离辽东学院机关部分职能部门金山校区现场办公规定时间还有十分钟的时间,405会议室里就陆续迎来了信息工程学院、应用外语学院的几名老师,一进门,就见到了已经提前等候在这里的科研处、人事处、学生处、学校办公室、教务处的同志们。桌子上面一字排开部门名称,简约而又清晰。来办事的老师们手里有的拿着需要签字的单据,有的拿着待解读的文件,直奔自己的“主题”而去。
“以前办这些事,得我们自己到临江校区去,经常去了还赶上人不在,得跑好几趟。现在好了,到点儿就过来,一逮一个准儿,太方便了!”今天的“第一名”,信息工程学院的毕德春老师说:“这个时间也选得好,周三下午学院的老师都会到校集中开会学习,完事儿了直接到这屋,有什么事直接都办了,效率提高了不是一星半点儿,这一趟的‘性价比’可太高了!”机关职能部门到金山校区集中办公,师生切实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而这只是一个缩影。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辽东学院上下联动,边查边改,从师生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师生最希望办的事情做起,从师生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办好师生关心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不断提升师生的满意度。
学校决定每年追加投入,提高教职工体检标准和工作餐标准,以提升教师幸福感。着力基层减负,常规工作以PDF电子版取代了的纸质材料,规范发文、开会、表彰、微信群等,各项同期缩减30%以上。聚焦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再强化、责任再压实,对关乎师生切身利益事项予以专项督查。建立党建工作月提示制、财务助理服务制和报账员备案制,优化人事劳资工作流程和财务审批流程,精准服务个税扣缴,取消部分纸质材料报送环节,两万元以下经费无需财务负责人签审,简化了毕业生改派程序,让基层单位师生少跑腿。强化教代会提案和意见建议的落实反馈,畅通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建立定期征求意见制和整改反馈制。全面排查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整改落实17处,全部取缔金山校区15和16号公寓楼6个营业摊点液化气罐,维修维护部分楼体防雷设施,解决校园和周边治安及交通安全,建立警校联动机制,临江校区大门口将安装3处礼让行人监拍设备,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投入维修改造资金1500余万元,其中用于“服务师生10件暖心事”资金达860万元,更换3部电梯、维修全校桌椅、更换公寓和教学楼部分门窗、增加4人和6人间公寓、安装167展路灯、扩建部分停车场、在金山校区安装59台直饮机、增添绿植美化和景观石、改善报告厅设备设施和办公楼宣传设备等等。
商务管理学院为学院教室配置了挂衣架;为每个教师统一定制了带有学院标识的教案包;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新的U盘。服装与纺织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为贫困女学生做了100余个坐垫。工程技术学院边查边改,解决了分团委临时负责人空缺、教师大课间喝开水排队、学生上课手机存放等问题。管理学院为全院办公室电脑重新做系统,为各系部购买收纳箱、储物架,便于教师们开展工作。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入冬前即研究锅炉改造与冬季取暖运营模式改革,目前已彻底解决。校医院为每位输液患者提供热水袋暖手、暖药,并作为对护士的工作要求长期执行。图书馆针对学生反映强烈的自习室阅览空间有限、占座现象严重等突出问题,对两个校区的馆舍统筹规划,每个校区增加一个学生自习室。离退处对老干部活动中心设施进行维护及完善,目前活动室台球案更新维修、书法室建设及活动室暖气罩等维修已经完成。
多措并举,聚焦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眼于影响学校事业发展的顽症痼疾和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分别与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集团、辽宁宗裕文化发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辽东学院“桃李学院”、“文旅产业学院”。针对学校学科专业门类过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够紧密等难点问题,学校确定15个优势特色专业,21个转型发展提升专业,并拟对优势特色专业进一步分类扶持、有针对性的建设学科专业群。建立长效交流反馈机制,制定了《学生座谈会实施方案》,把“校生交流沟通平台”、“学生建言献策渠道”形成制度保持下去,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开展。
农学院坚持为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做贡献,智力扶贫助力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使丹东的蓝莓、软枣猕猴桃等小浆果产业成为中国的核心主产区。朝韩学院梳理出涉及科研、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代表性问题,结合学院实际,研究出台十项措施,突破学院建设和发展瓶颈。信息工程学院全方位统计学生在各门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分别按课程编班,由课程所属系部党员教师每周利用晚上或周六、周日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不少于1次指导。城市建设学院与辽宁宗裕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现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开始制定方案。应用外语学院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母校招聘,并给在校学生介绍经验和教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医学院(罗丽芬形象健康管理学院)护理系急救培训团队为丹东市第十四中学相关人员开展急救培训,为青椅山村提供义务医疗救助培训等志愿服务。师范学院进一步坚定学生从教信念,增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举办“小先生讲堂”“读书报告会”等主题文化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经济学院着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通过集体听课、个别听课、师生评课等方式,走进课堂,促进教风建设上台阶。化工与机械学院科学论证充分准备,制定了路线图,邀请沈阳化工大学的专家到学院进行现场指导,目前两个专业工程认证工作已顺利开局。艺术与设计学院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室、实验室、校企合作工作室的职责,并将各专业工作室责任到人。国际教育学院组织管理人员及教师,深入留学生宿舍实地查找管理工作中的疏漏及不足,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不同国家学生之间的交流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创新思政课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地域特色,在已经为学生开设15门社科类公选课基础上,再论证开设系列红色基因文化和通识文化课程(专题)。继续教育学院对奥鹏、青书两大在线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匹配调研,匹课率超过9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以效果论成果:辽东学院主题教育重民生 求发展 解难题 见实效
相关推荐
- 校长李文秀参加省高等职业教育线上教学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 学校组织辅导员线上观摩辽宁省高校“辅导员理论宣讲展示活动”
- 国际教育学院“行走辽东·感知中国“线上团组交流营项目顺利结束
- 全校处级干部聚焦“双推进”开展专题研讨(二)
- 政治理论学习提示
- 我校教师在第十届辽宁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中再获佳绩
- 周景雷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调研
- 开学第一课:校领导走进第一堂思政课
- 学校召开2021年度科研工作会议
- 我校举行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2021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
- 我校辅导员参加“辽宁省高校辅导员核心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学习
- 学校举办2019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示范课观摩活动
- 学校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 学校举办2020年全校女工委员培训
- 我校成功获批第三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 学校召开2020年基层共青团特色与创新工作汇报交流会
- 辽东学院学生开始分批错峰返校
- 我校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 以雪为令 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群众加入清雪大军
- 学校食堂推出新式菜品获学生点赞
新闻公告
- 辽东学院师生热切关注2022年全国两会(二) 03-17
- 学校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03-16
- 我校毕业生志愿服务冬奥会 03-15
- 学校召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1
- 学校图书馆“中国修辞学会资料中心”藏书进一步丰富 03-11
- 学校组织对新提拔处级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 03-08
- 辽东学院师生热切关注2022年全国两会开幕 03-08
高考招生
- 辽东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东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东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东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东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辽东学院招生章程 08-05
- 辽东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东学院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东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东学院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