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聚焦”与“聚变”,辽宁科技学院“大平台+”建设给你好看丨聚变·创新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产教融合业务架构,做优做强产教融合业务集群,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为准确把握新时代学校创新发展的新需求,推进“大平台+”系列产教融合项目建设,9月4日,中心调研团队赴辽宁科技学院开展项目调研,深入了解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三个项目的建设情况,辽宁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保东及相关负责人参与调研。
抢占先机,搭建平台,培养人才
学校立足地方,积极搭建各类产教融合平台,紧抓转型机遇、抢占发展先机,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2015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10所试点学校之一,获得转型试点专项建设资金1200万元。
201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100所建设院校之一,获得资金支持1.29亿元。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首批10所试点院校之一,辽宁省双创示范基地,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10所示范校之一。
2018年,被确定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单位,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单位。
加入“大平台+”,产教融合驶入快车道
2016年,辽宁科技学院成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41所试点院校之一
2016年,辽宁科技学院成为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首批14所试点院校之一
2017年,辽宁科技学院成为科学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24所试点院校之一
辽宁科技学院于2016年8月成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41所试点院校之一,10月,学校与中科曙光联合成立了“辽宁科技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校企双方共同投入1000万,建设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围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合作。
项目运行以来,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9项,各类竞赛66项,获得国家级奖项28项、专利1项、软著4项。学院在教育大数据、政务大数据、钢铁大数据、医药大数据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服务,成果应用不断扩大。
辽宁科技学院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于2016年底启动,2017年4月成立中美双百学院,以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为中心开展建设,成立院务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能力培养课程组、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四个机构负责学院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
项目启动以来,开展近40人次教师培训,三名骨干教师赴美交流,美方专家入校授课、交流两次,教师思路与视野更加开阔,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测控专业已着手参加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辽宁科技学院于2017年6月成为科学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24所试点院校之一,2019年1月,800平方米的科学工作实训示范基地装修完成,2019年3月启动首批教师培训,参加培训教师60余名,5月基地开始投入教学使用,6个专业679人次学生参与教学改革。
项目由发展规划与考核管理办公室牵头,高教研究中心负责推进,人文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协同,形成一个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体。采取“植入教学环节内容、嵌入课程教学改革、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模式,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通过“教学跟踪—质量评价—持续改进”保障教学改革的成效,在课后的质量评价调查问券中,83.98%学生选择比起传统授课模式更喜欢圆通制教学模式,76.83%的学生对岗位能力提升训练感兴趣,91.21%的工科学生认为有必要及十分有必要了解文科岗位能力。
携手,不断推动“大平台+”向纵深发展
三年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创造的模式和经验为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支撑,为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开辟了宽广道路,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不断地提供新经验,为国家急需的战略产业领域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
在现有基础上,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和加速增长,朝着创建新型创新生态系统的既定目标前进,需要我们继续创新思路,推动“大平台+”战略向纵深发展。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平台+”战略的构建是要让每一个学校都站在一个国家级的平台上实现自身发展,传统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受到所在地域、视野、信息、资源、人才等诸多的限制。
产教融合“大平台+”的模式对学校的意义不单是增加一个项目,而是通过平台的搭建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共享全平台的资源,并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为学校发展自身服务,增强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力量。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不断探索产教融合“大平台+”模式,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为服务高等教育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项目巡检过程中,各参与方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通过座谈、对话与实地考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学习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的同时,对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并就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教育之弦】“聚焦”与“聚变”,辽宁科技学院“大平台+”建设给你好看丨聚变·创新案例
相关推荐
- 抓实党建,助力攻坚——记营口市大石桥旗口镇新立西村第一书记宋子昱
- 我校在高新区第二届“药都杯”乒羽友谊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 我校成功承办“第八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地理信息之星大赛”
- 继续教育学院举行校外兼职教授聘书颁发仪式
- 考研面对面---冶金工程学院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圆满召开
- 振奋精神整旗鼓,扬帆起航再出发---人文艺术学院召开新学期学生干部工作会议
- 机关、教辅6个党支部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主题党日活动
- 忆百年历史,启时代征程---资土学院举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我校基层党组织入选第二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校领导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
- 精神之源,薪火相传---校青马班开展主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 网络培训 云端提升——电信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发展对象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网络培训
- 新冠肺炎“四早”技术方案
- 志愿一心,防控疫情——管理学院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曙光大数据学院、药化学院联合开展党课宣讲活动
- 学习榜样精神,传递榜样力量---冶金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党日活动
- 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
- 云上求职,逆势飞跃——药化学院学子参加“五大招聘平台全解析”大型网络直播课
- “重走抗联路,凝聚抗联魂”——人文艺术学院全体新生集体参观“筑梦空间”
- 我校2020级新生顺利报到入学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干部会议 03-16
- 招 标 公 告 03-15
- 辽宁科技学院2022年留学生公寓家具项目采购公告 03-15
高考招生
- 辽宁科技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科技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科技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科技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科技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科技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科技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科技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科技学院2007年招生章程 08-05
- 辽宁科技学院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