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现场参加了庆祝大会。
按照暨南大学党委要求,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提前发布了《关于组织收听收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通知》。当天,学校在行政办公楼1111会议室设立主会场,各二级党组织在本单位设置分会场。全校师生通过网络视频、手机移动端等多种形式观看了直播。
(暨南教师在主会场观看庆祝大会直播)
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系统总结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果和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明确了前进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鼓足干劲、开拓创新,为推进暨大“双一流”建设,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发挥三地五校办学优势 为广东改革开放贡献暨南智慧
校党委书记林如鹏表示,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经济特区取得的显著成就,总结了经济特区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和未来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动员令,是新时代特区建设与发展的指路明灯。总书记指出,“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暨南大学与特区渊源颇深,学校在深圳与珠海两个特区都有校区。暨大一直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今后,学校会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机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好一体两翼、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的优势,加大深圳、珠海校区的建设力度,更好地为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贡献暨南力量。
宋献中校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广东时就亲临暨南大学,今天我又有幸在大会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感到无比荣幸。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为新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暨南大学一直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将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暨南千人引智计划”,多点发力全面引才引智。今后,我们会继续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人才引培,充分发挥暨大深圳校区的作用,更好地为“双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暨南的智慧动力。
乘势而上 在更高起点、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创新
深圳校区管委会执行主任杜金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对深圳市改革再出发、跑好“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程,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深圳校区将会抓住历史机遇,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谋划校区的改革创新,打造暨南大学办学的新高地。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庆祝大会讲话精神,发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积极推进助力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创建工作取得新进步。二是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三是坚持科学统筹,进一步健全机制、落实制度,确保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在深圳校区落实到位。站在新的起点,暨南大学深圳校区也必将乘着改革的春风,继续向前。
珠海校区管委会执行主任屈挺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实现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其他地区,特别是珠江口另一侧的珠海经济特区,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将进一步发挥暨大的名校优势,为珠海在新时代下学习深圳样板、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模式、完善治理体系贡献智库力量,也要利用暨大的侨校特色和区位特点,为粤港澳大湾区在跨境人才培养、联合科研攻关、促进文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等领域的一体化共融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暨南师生在分会场观看庆祝大会直播)
“观看庆祝大会直播,我再次感受了深圳从当年‘杀出一条血路’到今天‘走出一条新路’的特区发展史,进一步坚定了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 ,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就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和党的理论工作者,将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发挥好思想引领、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的作用。
发展规划处处长顾乃华表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从一个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的蜕变,40年风雨历程,深圳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缩影。暨南大学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尤其是在深圳办学27年来,与特区建设深入契合,交织融合在一起。跨过40年,又是一个新起点,我们面临来自更为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挑战,但挑战中又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此行反复强调要“乘势而上”,这勉励我们要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谋划好学校发展的路线图,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深圳创新驱动发展上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面对国家赋予深圳的新历史使命,作为区域经济研究工作者的我备受鼓舞,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钟韵表示,过去40年间,深圳从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一跃成为国内经济总量和创新能力名列前茅的全球城市。正如习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所言:“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深圳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创新、开放等关键词贯穿深圳特区40年来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廖勇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奏响了新时代深圳特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最强音,向全世界告示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果敢与决心,催人奋进,凝心聚力。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要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立足院系实际,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投身到深圳特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作出应有的努力和奉献。
怀揣梦想 汲取优良的文化精神成长成才
来自香港的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生陈童说,四十年来,深圳特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科技创新,都展现了飞快的“深圳速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未来一定愈加光明璀璨。作为一名香港学生,为这日新月异的世界奇迹赞叹不已,也更坚定了要留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决心,愿自己早日成才,尽快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暨南师生在分会场观看庆祝大会直播)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些口号背后是流淌在血液中、刻在基因上的平等、包容精神。”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陈晓说,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下杰出的创新发展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回想到为了祖国发展而贡献的人们,他们身上的宝贵精神构成了我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行动指南。今后,我将严格以标准党员的准则要求自己,积极汲取优良的文化精神丰富自己,贡献社会。
缅甸华裔、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YEE YEE WIN表示,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祖籍国的蓬勃发展。2011年,乘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顺风车,缅甸也开始了改革开放,两国之间贸易往来更加密切。深圳经济特区作为科技高度发达的城市,为缅甸的科技建设提供了便利。非常感谢能有在中国留学、深入了解经济特区的机会。
“四十年沧桑巨变,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作为即将毕业的在粤新青年,我们应该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充分利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同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化学与材料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7级本科生杨嘉欣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怀揣梦想,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做先行者、践行者。在新起点上,我们更要为经济特区发展建设、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文/新闻中心苏运生、李伟苗、李梅整理? 图/闫芳、各部处院系提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相关推荐
- 专家学者云聚暨大 共探“中国之治:制度优势应对新冠疫情挑战冲击”
- 林如鹏书记、宋献中校长发表暨南大学2020年新年贺词
- 暨南大学46名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 附属第一医院张红医生被授予“暨南杏林楷模”,万米高空吸尿救人事迹感动全社会
- 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出炉:暨南大学共有37个学科上榜
- 【我们共克时艰】阻击新冠病毒 暨南人在行动
- 我校获批2019年度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立项5项
- 学校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我们共克时艰】学校党委统一指挥、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 暨南大学党委党建工作案例荣获省委教育工委一等奖表彰
- 我校项目入选2022年度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 卢文刚:夏季台风频发多发 落实基层应急预案工作
- 【中华文化传四海】中华文化月系列活动启动 30余个文化展位展现中华文化精粹
- 全国第一!我校获批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思政教育还有这样的“打开方式”
- “侨校+侨乡”强强联合!我校与江门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张冬梅教授获授第十二届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 我校西部计划项目办在全国考核中获评“优秀”
- 春节前夕校领导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一行考察调研深圳旅游学院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