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正刊发文!暨大团队在人类巨噬细胞发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5月20日,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兰雨研究员课题组的合作研究在人类巨噬细胞发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题为“Deciphering Human Macrophage Development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基础医学院边志磊博士后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兰雨研究员和暨南大学“珠江学者”讲座教授刘兵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院兰雨课题组在《自然》发表重要成果)
揭开谜团的“金钥匙”:单细胞组学技术
相较于小鼠,人类巨噬细胞的起源和发育的研究一直以来困难重重,因为在发育早期巨噬细胞不但极其稀少,更无法示踪标记。但兰雨研究员课题组经过多年科研积淀,终于拥有了揭开这个一直困扰科学界的谜团的“金钥匙”,那就是单细胞组学技术。
兰雨研究员聚焦血管与血液系统发育,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兵研究员(暨南大学讲座教授)建立了长期合作以及研究生共同培养模式。
双方课题组共同致力于造血发育与再生领域,此前已利用这把“金钥匙”,在人类造血干细胞和T淋巴细胞发育、小鼠造血干细胞发育的血管起源、功能异质性及lncRNA调控等方面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Cell Stem Cell 2019;Immunity 2019;Cell Research 2017、2019、2020)。
细胞观察及讨论(左:边志磊博士后;中:兰雨研究员;右:刘兵研究员)
研究为巨噬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突破性认识和进展
该研究通过高精度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绘制了人胚(孕8周内)造血细胞发育图谱;结合转录组、免疫表型和功能三个层面定义了人胚第一个具有多系分化潜能的造血祖细胞群体,即非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早期髓系祖细胞YSMP(yolk sac-derived myeloid-biased progenitor);精准解析了巨噬细胞尤其是小胶质细胞的起源和特化过程,包括明确了人胚期巨噬细胞的多重起源,以及组织驻留型巨噬细胞特化过程中的关键分子特征。
这些重要的科学发现,不但解决了组织驻留型巨噬细胞“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核心问题,更从单细胞层面解析了其逐渐蜕变转化的分子过程。该研究成果在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宝贵数据的同时,也可能为巨噬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突破性的认识和进展。
主要科学发现(左上:人胚细胞取材;右上:YSMP分化潜能构成;左下:人胚两波巨噬细胞起源;右下:人胚小胶质细胞特化过程)
新加坡免疫协作组(Singapore Immunology Network)/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Florent Ginhoux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公彦栋、黄涛、柏志杰、施卉,新加坡免疫协作组博士研究生Christopher Z.W.Lee,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卞丽红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的支持。边志磊博士是暨南大学2017年引进的第三层次人才兰雨研究员招募的第一个博士后,该成果也是暨南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引进人才的系列重要成果之一。
课题讨论(左起:侯思元博士后、刘兵研究员、兰雨研究员、边志磊博士后、博士研究生黄涛、博士研究生公彦栋)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316-7
(基础医学院)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自然》正刊发文!暨大团队在人类巨噬细胞发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相关推荐
- 常乐:中国共产党是香港民主坚定维护者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中层干部会议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我校新增理论经济学、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暨南大学将继续结对帮扶五邑大学 以“项目共研”为路径 形成学科合力 汇聚创新人才
- 1500余名暨南学子“三下乡”:用青春脚步丈量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深度
- 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舒刚波一行来校调研 我校港澳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 文科再获新突破!暨南大学社会科学总论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集体学习参观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
- 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学校中层干部培训暨2020年发展规划战略研讨会召开
- 学校党委举行2019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
- 林如鹏:充分发挥国际化人才的作用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0年第八次集体学习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光明日报》整版报道我校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领航,画出最大同心圆
- 跨洋连线打破围墙 基础医学院开展“云端教学比武 ”
- 张振江:美国:最大问题是政府,政治衰败是源头
- 卢文刚:疫情防控还在关键时期,企业复工审签备案是必要的
- 暨大召开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暨“‘一国两制’的港澳实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
-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 第三届粤港澳生态环境高端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
- 暨南大学召开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学习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
- 学校党委召开工作会议 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和上级工作会议精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