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科研工作的几点体悟
近年来,高校频频卷入舆论漩涡之中,校纪校规、师德师风、教育腐败、学生言行等相关事件类型或话题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再加上青年学生情感丰富、易于聚集,对事物的理解偏于直观、感性,会加剧舆情发展的不稳定性。面对“后真相时代”的各种新形势,只有主动了解舆情生态,增强对舆情走向和趋势的预判和应对,才能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基于以上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分析,我萌发了对其展开课题研究的想法。通过分析历年的立项课题,发现都是“小切口,大问题”、“传统问题,新颖视角”的模式,由此酝酿产生了课题———“后真相时代”高校舆情事件的分析及应对研究———从话语视角。在研究中计划探讨“后真相时代”高校舆情的特点、处于其中的青年学生的特点,由此分析高校舆情中话语生成和传播机制,尝试从话语的角度入手,帮助青年学生重塑话语理性。课题申请最终获得了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立项。
那么,在“后真相时代”,虽然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冲击和挑战,但是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名字———“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工作和研究中都坚持政治属性第一,思想引领为先,不要流于事务,简单重复,不要一味迎合、表面和谐,要敢于交锋斗争。我们要不断提高个人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这是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更应该是我们的使命自觉、责任使然。课题研究是反思和梳理工作问题的过程,最终则是要“落地”于改变育人工作的实际。要预防“后真相时代”学生中可能引发的舆情事件,粗浅想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带有冲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我们要把“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议题”结合起来,尝试在青年自己的问题上引导思辨,重塑情感依赖度低、理性依赖度高的知识青年,在青年身边事里嵌入我们坚守的价值观念。
2、在面对学生开展工作时,要做到信息公开、完善信息细节、增设信息渠道、增加信息供应,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要了解青年诉求、疏导青年疑虑、直面发展中的矛盾,并将与学生间隐形的共识显性化,夯实主导共识的情感力量。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讲究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这体现了中国人和同之辨的哲学智慧,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正和思维代替零和思维、用协和思维代替对抗思维,不要一味的解构否定,更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去建构去完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辅导员科研工作的几点体悟
- 上一篇:声动梁尘,在悠扬的旋律中穿梭古今
- 下一篇:逐梦风华 志达远方
相关推荐
-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邀请崔文国教授开展线上讲座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2019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成功举办
- 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启事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付少海教授团队获2019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Meeting年度最优论文
- 第一届全国植物蛋白肉和细胞培养肉制造技术高峰论坛 (第一轮通知)
- 2020针织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无锡隆重召开
- 江南大学2020年学生排球比赛圆满闭幕
- 学校召开校领导班子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暨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 机械工程学院召开2021年本科招生宣传动员会
- 第六届江南大学MBA案例大赛举行
- 我校召开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
- 药学院召开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
-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赵伟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观点性和综述性论文
- 理学院开展2021上半年宿舍长心理知识专题培训
- 医学院加强师生互动关心疫情防控期间留校学生动态
- “相约江南,教授开讲”直播课堂九《面向未来的涂料科学与技术》成功开播
- “清明祭英烈,云端寄哀思 ”江南大学商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络祭扫活动
- 江南大学“国工产业论坛”开幕仪式暨首讲报告会隆重举行
- 机械工程学院开展“老少携手,党团共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 陈卫校长向“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教师致贺信
新闻公告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召开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 03-17
- 我校召开网上办事流程建设推进会 03-16
- 我校召开网上办事流程建设推进会 03-16
高考招生
- 江南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江南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江南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江南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江南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江南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江南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江南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江南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江南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