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翅教授“景园学堂”话柳境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袁阳宇 裴梓馨)4月2日晚,我校“景园学堂”第115期——《闲云柳境》在腾讯会议开讲,风景园林学教授高翅与校内外风景园林师生和同行共话柳境。
晚19时许,会议室已达300人上限,尽管杜雁老师迅即加开ZOOM转播,依然有部分师生未能进入。全程无PPT,聊天式讲座持续三个半小时,听众兴致高涨、意犹未尽。
关于主题,高翅解释道:“闲,闲情逸致;云,说也,也暗合高科技之云端,这次讲座定位于闲云,全程无PPT,大家可以自由地‘云来云去’。”他还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类反思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人类社会需要多一份“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索取甚至掠夺,多一份精神追求,如是则可以少一点尘世的俗累,就可以更加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时值四月初,高翅引用林徽因先生《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让大家展开对春的联想和想象,引出我国悠久栽培历史所形成的独特柳景和柳境。他指出,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就成为历史,在艺术作品中实现就形成意境。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景外有象则境生”。
在请大家列举记忆中的柳之胜景后,高翅一一描绘柳浪闻莺、苏提春晓等西湖柳,长堤春柳之欧公柳,隋堤烟柳之运河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泉城柳,南昌西湖“徐亭烟柳”“灞柳风雪”之灞桥柳,藏族人民怀念文成公主的公主柳,“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公柳,烟柳依依、长堤如画的南京台城柳和绿杨城郭是扬州等。
谈及园林中的柳景柳境,高翅认为柳是极富诗情画意的,好像与生俱来就是与诗相伴的一个物种,浸润着诗词歌赋。他喜欢贺知章《咏柳》的传神,杨万里《新柳》的自然。其后他如数家珍般地例举颐和园知春亭、谐趣园、西堤柳桥,圆明园,大观园中“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的沁芳亭,辋川别业的“柳浪”,形胜处盖在柳影、水影与山影之间的影园等。他认为《花镜》道出了柳为园林必须之木的原因:“虽无香艳,而微风摇荡,每为黄莺交语之响,吟蝉托息之所,人皆取以悦耳娱目。” 而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园冶》所述“院广堪梧,堤湾宜柳”“凿水为濠,挑堤种柳”“风生寒峭,溪湾柳间栽桃”,对后世的造园实践产生了较大影响。清代造园家、戏剧家李渔《闲情偶寄》中“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夏听蝉鸣鸟音之趣则是对园林柳境的极致追求。
从景和境的布局谋篇和营造角度,高翅认为园林习见的柳堤、柳岛、柳溪、柳塘、柳径、柳桥、柳石、柳亭、柳巷等,贵在做到“藏露有法,虚实相生,掩映生姿,动静交呈”。
高翅从借物咏怀、比德审美、风土民俗、诗词歌赋、绘画、音乐等方面阐释了柳与中华文化,柳不仅是大自然中春天的标志,又是顽强生命力和美与善的象征。《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感染力在于别离与思念,而《五柳先生传》则定位了“不慕名利”“忘怀得失”的高洁品质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尚品格。蒲松龄号柳泉居士、丰子恺先生的“小柳屋”、陈寅恪先生的“寒柳堂”等无不折射出清高脱俗、超然物外的文士形象。
关于柳的文学意象,高翅介绍说,有关学者对《全唐诗》《全宋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词频字频检索统计发现,在所有花木题材中柳的地位仅次于梅花、松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植物题材之一。咏柳文学的繁荣,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上。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诸如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等咏柳大家和名家。随后,他频用诗语带领大家“神游”校园的春夏秋冬柳、风中柳、雨中柳、月下柳,西苑的柳桥亭、水产基地的柳居士、校园南端的烟柳径等,直指柳境,慨叹王维“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神定气闲和超然物外。
“为什么一说到柳,它的意象就会和江南水乡联系在一起呢?”高翅解释说,一方面安史之乱使北方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则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渐南移,文学创作的重心也随之转移。“江南经济富庶,文人荟萃,园林兴盛,所以我们园林人应该明白,国泰民安方有园林繁荣。”
时至晚22时,在欣赏了民歌《杨柳青》、钢琴曲《杨柳枝头》《Willow》《Salix》、大提琴和钢琴演奏的《杨柳》后,针对“中外柳文化差异”的提问,高翅回答道:“对于植物的认知,无论个体与群体,都离不开生命、美学、空间和文化四特质,不同文明文化中的植物必有异同,当然也不是俗称或商业文化之‘花语’所能代表的。以柳为描慕对象在其他文化的文学、绘画、音乐中也并不鲜见。但我国植柳与文化相伴绵延数千年,积淀最为丰厚,这是我们应有的文化自信。”
“闲云柳境“伴着吕思清演奏的马斯奈《沉思》曲,在“谢谢老师”和互道晚安中结束。
审核人:张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高翅教授“景园学堂”话柳境
- 上一篇:本科生院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报告
- 下一篇:信息学院开展线上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相关推荐
- 生科院与菡萏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非编码RNA基因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机理研究”召开项目启动会
- 校党政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
- 【战“疫”快报】学校开展校园公共区域大消杀
- 我校部署年度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 学校召开狮山智库研究工作培训交流会
- 学校召开2020年第八次党委常委会
- 书香,在“云端”久久飘扬
- “云赏狮山春”:欣赏校园主轴线
- 曹凑贵走进作物科学高端讲坛畅谈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农业
- 农业农村部李金祥一行来校调研
-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李纵擎:志愿之行,步履不停
- 高翅、李召虎赴科前生物调研产学研合作
- 我校召开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 关于网传“送你华农校庆棒球衫”的声明
- 第二届植物纳米生物学前沿论坛会议召开
- 冷泉港实验室和我校揭示植物mRNA在细胞间运输的机制
- 我校一志愿项目获评湖北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 学校举行2020年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讨交流会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03-17
- 校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03-17
- 学校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建始县工作 03-16
- 我校一名博士后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3-16
- 异地同步 云端同窗 “慕课西行”课程开讲 03-16
- 学校一公共空间设计方案通过 03-16
- 机器学习和生物大数据交叉融合助力智能育种 03-15
- 校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第7次调度会 03-15
- 严建兵与信息学院同学们共同品味书香话成长 03-14
高考招生
-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