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强磁场下发现第三种量子振荡现象
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俊峰 韩小涛)11月2日,基于我校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平台,北京大学王健教授、谢心澄院士团队在量子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第三种规律的量子振荡——对数周期量子振荡(图1),相关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of log-periodic oscillations in ultraquantum topological materials”为题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被评价为近半个世纪以来量子振荡领域最为重要的发现。
图1 首次被发现的对数周期量子振荡
在低温和强磁场作用下,材料的电导或电阻等物理量会随着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呈现周期性的振荡现象,这种现象即量子振荡。量子振荡自发现以来,就一直为物理学界所关注,并逐渐成为揭示新奇物理现象的一个重要研究工具,以磁电阻中的Shubnikov-de Haas(SdH)振荡为例,它已成为探测材料费米面信息和物性的重要实验手段,在拓扑材料的探索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随磁场变化规律,目前已知的量子振荡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量子振荡表现为随磁场的倒数呈周期性变化,起源于体系形成朗道能级,代表为磁电阻中的SdH振荡(见图2中A、B);第二类量子振荡表现为随磁场呈周期性变化,起源于介观系统中的准粒子量子干涉,代表有环状和柱状结构磁电阻中的Aharonov-Bohm(AB)振荡、Altshular-Aronov-Spivak(AAS))振荡(见图2中C、D)。
图2 量子振荡家族
与上述两类量子振荡不同,王健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对三维层状拓扑材料ZrTe5单晶进行强磁场下的电输运测量,在该材料的量子极限以上首次观测到了包含五个对数振荡周期的明显结构,并经过不同样品、不同磁场强度、不同实验设备下的多次测量验证和理论分析,最终证实并确定了这是不同于以往所有已知量子振荡的新型量子振荡——随磁场呈对数周期变化的磁电阻振荡(见图2中E)。同时,该研究还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对数周期量子振荡的物理机制(见图2中F):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在超临界库仑吸引下形成两体准束缚态,这些满足离散标度不变性的准束缚态在磁场的影响下逐个经过费米面,引起磁电阻的对数周期量子振荡。这一发现,不仅预示着量子振荡家族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掀开了量子振荡新篇章,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揭示出一定条件下拓扑材料或狄拉克系统可以作为同时观测原子超临界坍缩及其离散标度不变性的实验平台,为解决超重原子中的超临界塌缩这一核物理领域的前沿科学难题提供了重要实验工具,有望发现新的相对论量子现象。
该研究中,强磁场是不可或缺的实验条件,在证明对数周期量子振荡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该研究团队王健教授介绍,由于条件有限,他们以往只在10T磁场强度条件下观测到两三个不太明显的振荡,无法确凿证明这些振荡有对数周期性变化规律。而借助我校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平台,在58T磁场强度下,研究团队清晰观测到了五个振荡,获得了可靠的测量数据(见图3),使得这一发现更具信服力。谢心澄院士高度评价了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在该研究中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强磁场实验条件,它就像是一个‘望远镜’,让我们看到了样品材料中更多的、更为明显的对数周期变化,帮助我们在实验上有力证明了这种新型的量子振荡现象的存在”。
图3 ZrTe5在58T脉冲强磁场下的对数量子振荡行为。其中,图3A和3B显示了s6号ZrTe5单晶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电阻和量子振荡性质,图3C清楚地显示了扣除背底信号后量子振荡与磁场呈对数周期关系,图3D是不同ZrTe5单晶样品(s6、s7、s9号样品)中的对数周期量子振荡。
论文链接: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4/11/eaau509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脉冲强磁场下发现第三种量子振荡现象
- 上一篇:校领导赴蕲春联系点调研扶贫工作
- 下一篇:丁烈云院士获2018年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相关推荐
- 生命学院罗亮、孟凡玲课题组在DNA检测中取得新进展
- 实设处召开2021年实验室安全技术与设施研讨会
- 2020年度优秀学子回访母校活动正式启动
- 中国南海问题专家峰会举办
- NGIA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光纤栅栏”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评价
- 829名医科学子迁入同济校区开启新征程
- 我校参加教育部“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实施部署工作视频会
- 刘剑峰课题组合作发现了调控γ-氨基丁酸B型受体上膜的功能域的结构保守性
-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首次线上科普直播引70余万网友关注
- 同济医院迎来建院120周年暨迁汉65周年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校友卫焱星创加拿大募捐记录
- 计算机学院金海教授当选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 《德国应用化学》刊发解孝林教授团队全息与荧光图像无串扰存储研究成果
- 【迎百年 学党史】航空航天学院举行党史学习教育动员暨专题报告会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展示活动
- 【科学前沿】陈林团队在高效非对称光学传输的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力打好心理战“疫”
- 校关工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 经济学院建言献策助力疫情防控和疫后发展
- 【我为群众办实事】网络与计算中心优化校园室内外无线网络覆盖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