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陈林团队在高效非对称光学传输的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新闻网讯 10月30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陈林副教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Andrea Alù教授合作,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进展“Hamiltonian Hopping for Efficient Chiral Mode Switching in Encircling Exceptional Points”。
在光学中实现模式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比如在光通信中不同的模式可以携带不同的信号,在激光器中单一的模式有助于提高输出光束的质量。近年来,和奇异点相关的物理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不仅具有基础理论意义,也具有应用潜力。在传统观念中,损耗往往是希望被尽量避免的,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如果在耦合系统中精确地控制损耗参数,可以使系统处于一种称为“奇异点”的特殊状态。在奇异点处,原本支持多种模式的系统将收缩为仅支持单一模式。此外,通过控制系统结构参数缓慢环绕奇异点演变,可以产生新奇的非对称的模式传输现象。奇异点的引入使得在光学系统中实现非对称的模式转换得以实现,这意味着当某一光学模式分别沿着正方向和反方向入射奇异点光学系统后,出射的光学模式是不相同的。不过由于需要引入损耗,这类奇异点光学结构中光的能量被大幅衰减,导致传输效率降低,不利于相关功能器件的开发利用。
图1 低损耗环绕奇异点的理论机制
图2 实现高效非对称模式转换的硅基光波导结构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陈林团队分析认为,非对称传输现象主要来源于不同耦合模式间的损耗差异,然而,所有耦合模式还将遭受一个对非对称传输没有贡献的固有损耗。为了消除该固有损耗,团队发现,当引入的损耗增大时,由于耦合失配,损耗将向其中一个耦合模式集中,而其它耦合模式的固有损耗反而会降低。不过,如果从不引入损耗的初始情形出发,缓慢变化到引入高损的情形,中间过程中仍会存在能够耗散所有耦合模式的高固有损耗。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团队还发现,当不引入损耗时,通过增大耦合失谐量,产生的耦合模场分布和引入大损耗情形下的耦合模场是相同的,这样便可以构造一条直接连接无损和高损情形的通道,仅仅利用高损情形下不同耦合模式的大损耗差异实现非对称传输,同时规避了其它耦合模式所要遭受的额外能量损失。据此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环绕奇异点方式,并在硅基芯片上设计了相应的非对称模式转换光波导器件。该片上光波导结构可以支持对称模和反对称模两种模式,正向输入时,输出为反对称模式,而反向输入时,输出为对称模式。相较于之前其他研究团队的报道,通常不到10%的透过率,陈林团队实验测量单方向的模式透过率最高可以达到90%以上,从根本上克服了模式传输高损耗的问题。由于采用了波导结构参数缓慢演变的方式来控制模式的转变,该器件具有极大的工作带宽,可以覆盖整个光通信波段。
图3 模式在传输过程中的光场分布和输出特性曲线
本工作通过独特的结构参数设计,实现环绕奇异点的高效非对称传输,解决了长期以来输出能量过低的问题,为设计高效非对称光学器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此外,由于对于特定传输方向,输出模式是固定的,这有利于模式锁定相关研究应用。所提出的理论不仅实现了一种新的操纵光波模式的方法,也将启发声学、电学和凝聚态物理中奇异点相关性质的研究和应用。
该工作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5.18740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学前沿】陈林团队在高效非对称光学传输的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相关推荐
- 材料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
- 同济医学院召开新一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标解读培训会
- 校领导调研电气学院本科生培养工作
- 2021年医科学生跨校区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 我校获得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全国一等奖
- 高度重视疾病防控工作 我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 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学子获佳绩
- 沈阳大学校长赵彦志一行来校调研
- 校领导与校学生会新一届主席团成员集体谈话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生殖健康研究所:群策群力 解职工心忧
- 公卫学院举办寒假社会实践队线上读书分享会
- 国际顶级医学杂志发表王伟教授团队研究论文
-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做客社会学院明辨大讲堂
- 【迎百年 学党史】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逐梦百年,初心如一”党史讲坛启动
- 材料学院本科生团课聆听总书记寄语
- 2020特优生创新年会举行
- 我校喜获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机械学院举行文化建设与学科发展论坛暨建院70周年庆启动仪式
- ?【我为群众办实事】航空航天学院助力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课程”
- 网安学院袁斌在Blackhat Asia2021作研究成果报告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