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子在重要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
新闻网讯 近期,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等重要学科竞赛落下帷幕。盘点竞赛情况,指导教师兢兢业业,新闻学子披荆斩棘,众多团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喜获佳绩。
创意飞跃“大广赛”
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于今年四月至六月开始征集作品,九月初进行作品公示并将于十一月开展颁奖典礼。在今年的大广赛中,我院学子一展风采、斩获佳绩。在国赛区的29539组优秀作品中,经过在8月中旬的全国总评环节的两轮评选和9月初的作品公示,我院共有6件作品胜出获奖,其中二等奖1件,三等奖1件,优秀奖4件。在此之前的湖北赛区评选中,我院也有37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8件,优秀奖21件。
全国级奖作品中,甘世勇老师指导的视频类微电影广告《从“零”做起》获全国二等奖。该作品为公益短片,通过以小见大,用小小的零件来表达“责任与担当”这一宏大主题;陈薇老师、甘伟老师指导的策划案《绿野仙踪娃哈哈新品策划》获全国三等奖,该策划案属娃哈哈新品创作类,该小组成员大开脑洞设计并策划了一款全新的饮料。
全国优秀奖作品分别为李华君老师和陈薇老师指导的策划案《非同凡象》、甘世勇老师指导的视频类微电影广告《杜蕾斯intense鸡尾酒篇》、李华君老师和张明新老师指导的广播《花开时节宜饮茶,好茶不宜迟》、甘世勇老师指导的视频类影视广告《如弓合弦》。这些获奖作品诞生于细致的观察思索和瞬间的灵感迸发,饱含着同学们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据悉,2019年第十一届大广赛共有11家命题单位,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赛区1504所高等院校的404662组参赛作品,参赛学生达101万人次。早在2019年2月下旬大广赛在网络平台公布竞赛命题后,我院师生就开始了比赛的筹备工作。3月学生开始自行组队,各自确定选题。4月初参赛队伍积极准备,队内大开脑洞,讨论创意并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学生创作激情持续高涨。5月,各队伍集中进行创意表现,活跃在校园各处,忙碌却充实。创意策划、文案编写、视频拍摄、平面设计、广播录制,参赛学生在竞赛各大类别项目中都认真准备,老师全程悉心指导,尽其所能给予学生帮助,将课程理论知识与比赛选题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们的专业实践能力。
挑战自我“大计赛”
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在全国五个城市顺利举行。经过小组答辩展示和专家评委的激烈讨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共有七组作品荣获国家级大奖,一共获得了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
获得一等奖的两组作品分别是:由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邓秀军老师指导,冯紫薇、郑玺、王子琪三位同学创作的DV影片《听海呼吸的人》获得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组一等奖;由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邓秀军老师指导,戴好韫、李子璇、林璐三位同学创作的纪录片《百年沐风雨 只手擎乾坤》获得数字媒体设计微电影大类一等奖。
一等奖获奖作品、DV影片《听海呼吸的人》讲述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一位综合课程老师推广海洋环保的故事。作品《听海呼吸的人》突出重围,拿下数媒设计类专业组DV影片小类的一等奖,这意味着我院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以来,第一次获得了视频类作品一等奖。这其中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新闻学子的辛勤汗水和拼搏努力,代表着新闻学院的精神,也展示了华中大学子的风采。
一等奖获奖作品、纪录片《百年沐风雨只手擎乾坤》讲述了一个油纸伞非遗传承人艰难保护油纸伞制作工艺的故事,答辩时因其独特的展示角度,完整地呈现出多项非遗技艺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在五百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数媒微电影组的一等奖。
获得二等奖的三组作品分别是:由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甘世勇老师指导,李书钰、张楠、罗雅倩三位同学完成的图形图像作品《共生共存》;由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胡怡老师指导,齐琳彤、陈秋婵、宗诚、燕翔、沈飞屹五位同学完成的数字短片《书法的魅力》;由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余奇敏老师指导,赖绪鹏、饶玉洁、伍东昇、黄震宇、易博巍五位同学完成的数字短片《童谣声起》。获得三等奖的两组作品分别是:由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邓秀军老师指导,王纪珑琰、周钰、白少伦三位同学完成的电子杂志《向往》,;由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范雯宇辅导员指导,麦思捷、王子安、覃丹彦、彭子秦、兰天成五位同学完成的动画《海洋的故事之塑料瓶奇遇记》。
据悉,此次大赛吸引了全国400余所高校参加,共3815件作品进入到全国决赛阶段。我院进入全国总决赛的7件作品全部获奖。
传递价值“公关大赛”
2019年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于今年3月至7月征集作品,8月底进行获奖作品公示,并于9月在上海东华大学举行总决赛和颁奖典礼。在全国提交的1198份优秀作品中,经过初选、复选和评委会评议三轮评选,我院共有7件作品胜出获奖,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优秀奖4件。
全国等级奖作品中,陈薇老师指导的“送在场各位回家队”,以《“种草喜马拉雅”年度公关策划宣传方案》获全国一等奖。李华君老师指导的“自然堂五仙女”和“春泥”队伍,分别以《自然堂种草喜马拉雅公益项目策划书》和《护芽有果》获全国二等奖。
全国优秀奖作品分别为陈薇老师指导的《以爱之名,WE NEED U》和《莫伤兰若,护你春夏》、李华君老师指导的《云南白药牙膏年轻化营销策略分析》、陈先红老师指导的《筑梦科技益起来》。
这些获奖作品诞生于同学们对市场前沿的洞察和对公关策划的把握,兼具专业性、创意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新闻学院一直以来坚持“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的培养理念,对学科竞赛高度重视,从资金、人员、场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助力学子参与各类竞赛。学院今后将继续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强化新闻传播专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培养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传播人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闻学子在重要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
相关推荐
- 湖北省军区、武汉警备区工作组来校调研征兵工作
- 我校举行学生思政工作“一院一品”项目答辩评审会
- 2018级本科新生数字化迎新启动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光电信息学院稳步推进研究生线上教学科研
- “光电生化智能传感”医工交叉科研成果为疾病标志物的发掘与鉴定提供智能方案
- 《美国化学会志》刊发王春栋副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 经济学院2020国家级基金项目申报内部评审研讨会在线举行
- 2021CUFA大学高水平男子乙级联赛我校夺冠
-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线上举办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专题讲座
- 华中科技大学获批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运城市与华中科技大学市校智库合作洽谈会在校召开
- 出版社两本科技著作入选2019年出版百种科技新书
- 校长李元元参加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并作主论坛报告
- 公卫学院主办中英全科医生培训与基层医疗学术论坛
- 物理学院付英双教授团队在一维电荷密度波态合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我校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 学校召开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会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王晓鸣教授等英文专著由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发行
- 追忆段正澄院士:一生本色鉴初心
- 【我为群众办实事】责任担当记心间 服务师生无止境——记食堂里的暖心故事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