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生化智能传感”医工交叉科研成果为疾病标志物的发掘与鉴定提供智能方案
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田昕)疾病标志物的发现与鉴定对于疾病早期诊断、预防、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其状态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基于化学修饰电极的生物传感器可将电极表面生物分子反应产生的信息直接转换为电信号加以输出,有望为癌症、传染性疾病、炎症等重大疾病的蛋白质标志物检测提供快速、便捷的自动化方法。然而,抗原、抗体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与电极界面的电荷传输机制尚不明晰,制约了这一传感技术在蛋白质类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发展与应用。
针对这一难题,光电信息学院与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组建了“光电生化智能传感”医工交叉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蛋白质检测用半导体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利用胶体量子点等半导体纳米晶构建蛋白质分子的“电学标记”,修饰在平面三电极的工作电极表面形成全固体生物传感器,成功将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一步法”转换为电信号,实现了对有关蛋白质疾病标志物的低浓度特异检测。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团队利用硫化铅胶体量子点构建了膀胱癌标志物角蛋白18(CK18)抗体的电学标记,将其修饰在碳工作电极表面,研制出检测CK18抗原蛋白质半导体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30 s)、高灵敏(检测下限约58fg mL-1)的特点,该研究论文发表于《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详见https://gncq.cbpt.cnki.net/WKD2/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74302f3e-63ba-4bcf-bd65-1f4f9af755cb);进一步采用更加环境友好的硫化铋半导体纳米晶作为CK18抗体的电学标记,对CK18抗原蛋白检测下限为39 fg mL-1,线性范围为1~1000 pg mL?1(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Chemosensors,详见https://www.mdpi.com/2227-9040/10/2/48/html),展现出应用于膀胱癌早期筛查的潜力。
变应性鼻炎是上呼吸道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临床客观炎症检测指标缺乏。医学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作为局部标志物,对变应性鼻炎的局部炎症性质及程度的客观判断至关重要。团队利用硫化铅胶体量子点构建对于ECP抗体的电学标记,修饰在碳工作电极表面,可检出鼻分泌物样本中含量为0.508 pg mL-1的ECP。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详见https://doi.org/10.1016/j.cjac.2021.11.007)。
在之前的研究中,团队面向新冠病毒感染者快速筛查的检测需求,通过对胶体量子点蛋白质电学标记构建方法与新冠病毒蛋白质电化学行为的研究,构建出融合半导体量子效应的新型信号转导与放大机制,设计并制备了全固态、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新冠病毒蛋白质传感器,对新冠病毒IgG抗体和抗原的检测下限均达到ng mL?1级,准确率接近ELISA检测方法,配合手持式样机使用,可在1分钟内完成对血清样本的检测。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详见https://doi.org/10.1016/j.bios.2022.113974)。
团队致力于开展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智能传感器与芯片研究,通过智能传感技术与生物、医学领域的交叉创新研究,实现人体呼出气及体液等样本中病毒和疾病标志物的发掘与检测,围绕核酸、蛋白质、代谢分子、细胞等多尺度标志物构建立体化、精细化诊断模型,为重大疾病的快检、早筛和智能预警提供新手段。以上工作成果在低成本高通量临床诊断仪器开发和智慧医疗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能,有望在医院科室、POCT(床边检测)、社区体检、居家自检和远程医疗等实际场景中取得应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电生化智能传感”医工交叉科研成果为疾病标志物的发掘与鉴定提供智能方案
相关推荐
-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骆清铭院士团队最新科研成果表明鼠胆碱缺乏导致前额叶神经环路功能障碍
- 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再研究再布置
- 省委统战部负责人来校调研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 新闻学院举行2021年“新闻青年奋斗在路上”社会认知实践课程汇展开幕式
- 2021年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培训班拉开帷幕
- 2019年度我校高端论文篇次增长显著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梨园医院抗“疫”笔记:我期待早日康复 重回战场
- 哲学院外教卡特琳娜祝福哲学学子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梨园医院:当“90”后护士遇到“90”后老人
- 两项冠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我校再创佳绩
- 【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校医院医疗队值守武汉市交通学校两隔离点
- 杨秀清:以“用心”二字诠释对教务工作的热爱与坚守
- 王元超:把家国情怀深深根植于祖国大地
- 能源学院“黄素逸奖学金”捐赠仪式举行
- 光电信息学院举行学风大讨论活动启动仪式
- 法学院学子喜获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一等奖2项
- Diabetes Care刊发公卫学院刘刚课题组关于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前瞻性关系的最新研究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学生工作部:启动关爱一线医务工作者志愿服务行动
- 校长李元元看望网安学子
- 谭必恩教授团队在共价三嗪框架薄膜制备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