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战疫·基层事记】智力战疫,华中大人文学者在行动

2020-04-02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华中大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持续发力、发声,为一线抗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建议。


2月初,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人文社会科学处、华中智库面向全校发布专项课题招标公告,动员全校相关力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与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共征集到项目申报31项。


自1月28日起,国家治理研究院在院长欧阳康教授的带领下率先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拟定了10个重点研究方向,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协同攻关。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批准的方案,欧阳康还牵头组建课题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重大突发疫情对社会心态和思想舆论的影响”课题研究。2月下旬,欧阳康受聘为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综合专家组成员,并担任应急管理和城市安全运行专家组组长。


国家治理研究院至今已编印近100期《国家治理参考》(抗击新冠肺炎专辑),分别呈报省委省政府和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等,部分涉及国家全局的宏观层面的建议案则通过新华社、光明日报社、教育部等渠道上报中央或公开发表。


在3月10日召开的湖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学者专家座谈会上,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做了题为“新冠疫情对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的发言,详细分析了目前中国和湖北省的宏观经济走势,提出“避免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长期化是当前宏观政策的关注重点”。


公共管理学院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专题研究。许晓东教授、钟书华教授、张毅教授、王国华教授、王冰教授、毛子骏副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向国家部委、湖北省人民政府等部门提交等多项专题报告和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分别获得批示、采纳。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针对防控过程中的应急体系建设、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社会资源动员、方舱医院管理等多个问题,积极组织专家利用专业优势为新冠肺炎的防控策略建言献策,并在不同媒体和智库的内部参考上发布研究成果,冯占春、陶红兵、乐虹等多位教授的成果要报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防控指挥部的重视。


社会学院刘成斌教授带领的“社会建设与风险治理”团队关注和分析武汉疫情与湖北疫情的发展形势,先后向湖北省防疫部门递交多条政策建议和实践操作策略,《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家庭暂失监护的未成年子女照护问题的建议》被国务院采纳。郭林副教授、高翔副教授等通过校外内参和校内《国家治理参考》,向中央部门、湖北省委省政府、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等呈报7篇次报告,涉及各项疫情防控具体工作的建议共30余项。由向德平教授牵头,管理学院陈平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吴淼教授参与调研并提交的报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的问题与对策》获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的肯定批示。


在各类媒体上,华中大人文学者也广泛发声。副校长许晓东教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理论文章《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从“正确看待经济形势”“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能既抓好疫情防控,又能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法学院院长汪习根教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理论文章《“疫情歧视”是对人权的无情挑战》。社会学院院长丁建定教授《关于疫情治理中社区服务有效提供的建议》、郭林副教授《关于深化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的建议》、法学院汪敏副教授《关于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建议》,被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民生专报》采纳并呈报中央领导同志,得到李克强总理、栗战书委员长、韩正副总理的重要批示。


管理学院组织专家教授、MBA社会导师共同研究,已在学院自媒体推出了两期“管理专家谈对策”——疫情中企业经营管理特辑,帮助企业调整和创新经营管理以应对疫情、走出困境。华中智库副院长杜志章、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冯占春、副院长陶红兵等多位教授先后十余次接受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湖北日报等媒体采访,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公共卫生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等做了详细解读,在引导公众客观看待疫情,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防疫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


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经基本阻断,但疫情防控的战争还未获全胜,随之而来的次生问题也亟待解决,华中大人文学者们仍将慎终如始,保持务求全胜的战斗姿态,拿出更多研究成果,为取得战疫的最终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基层事记】智力战疫,华中大人文学者在行动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