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挑战医学禁忌为严重髋臼骨折合并新发心梗患者实施手术
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雪峰 童萱)“才三个月,没有想到父亲能够恢复成这样,可以用拐杖走路,太感谢!我也可以安心出门打工了。”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易成腊教授收到了患者恢复走路的视频。三个月前,同济医院创伤外科、心内科、麻醉科医生联手挑战医学禁忌为严重髋臼骨折合并新发心梗患者王大伯成功实施手术。目前,患者已经能够平稳走路。
2019年11月,65岁的王大伯意外从高处摔落,多发伤合并严重的髋臼骨折,被送到当地医院的急诊外科重症监护室抢救了11天,才勉强保住性命。住院后,王大伯的心脏心电图检查发现,王大伯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好不容易保住生命体征平衡,想要手术却是难上加难,当地医生束手无策,根本无法完成如此复杂的手术。在王大伯受伤一个月后,当地医生在全国骨盆创伤微信群联系到全国著名骨盆创伤专家、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易成腊教授。
“医生,髋臼骨折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还查出心肌梗塞,最近又发现腿上有血栓,能不能转过来呀?这种情况能够做手术吗?手术的概率有多大?手术有多大成功率?有没有恢复的希望呀?”王大伯儿子不停打电话电话,是否将父亲转到同济医院医院治疗犹豫不决。
易成腊说,从理论上来说,新近发生的心肌梗塞患者,3个月内禁忌做其他手术。但是,王大伯如果不做髋臼手术,将来不能行走,带着痛苦长期卧床,也将面临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多重并发症,最终将遗留终生残疾。
为了将来能正常行走,王师傅“赌”上了性命。一路有惊无险地转到了同济医院后,易成腊团队及时请心内科和麻醉科会诊,立即行心脏各项检查,血管B超检查,很快通过心内科的导管室,安装了下肢滤网,防止下肢血栓四处游走。同时立即完善所有的相关检查,多学科会诊,一讨论治疗的方案。
“易教授,您就是我们全家最后的期望了,我们非常清楚,父亲的身体无法承受骨折痛苦的折磨也不愿一辈子躺在床上,就算做最坏的打算,也愿意承担风险搏一搏。”
家属的强烈意愿,和王大伯对待生命的执着,成了易成腊团队的动力,同济医院创伤外科、心内科、麻醉科的医生联手为他挑战医学禁忌。他们决定放手一搏,心内科医生为王大伯调整用药,密切监护心脏指标和身体状态,力求让老人身体状态最大限度接近手术要求。
有了心内科医生的评估和建议,易成腊团队迅速准备髋臼骨折手术重建方案。王大伯髋臼骨折粉碎,伤后已30余天,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需经详细及缜密的计划方可执行。骨盆是不规则的三维形态,有弧度,有拱形面,手术复位后,复原髋臼关节面的完整性,还要保证功能重建,能够负重及力学稳定性。并非像“平面拼图”简单拼接。且由于王大伯的坠落伤,其中一块碎骨发生了90度的翻转移位,复位时还需要尽量减少神经上的损伤,才能够保证将来的神经恢复。
12月16日上午,王大伯被推进手术室,麻醉有麻醉科副主任罗放组织专门的麻醉团队为此特殊患者保驾护航,心电监护、中央静脉置管,麻醉均顺利完成;输血团队备足血和自体血液回输;手术室夏述燕护士长、张敏护士组织护理团队为患者准备好体位,易成腊亲自主刀为王大伯实施手术,通过2切口联合入路,完成此复杂髋臼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粉碎的骨折碎片均原位复位,手术顺利,手术花费2.5小时。看到患者术中术毕生命体征稳定,易成腊欣喜地说,如此复杂的髋臼骨折,“新发”的难度就很大,此患者伤后已30多天,已变陈旧了,手术难度更大,加之患者一月前有心肌梗塞病史,一定要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中血压维持稳定。
术后,王大伯一直恢复不错,心脏问题也一直用药保守治疗。疫情期间,子女们一直陪在王大伯身边照顾,目前已出院3个多月。同济医院创伤外科的医生一直与王大伯的儿子保持着联系,指导王大伯经常做下肢的康复训练。看着王大伯平稳走路,大家也很开心。相信再过不久,王大伯就可能完全的脱拐杖,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易成腊说,高空坠落伤多见于建筑施工等高空作业,通常为多发伤,严重者当场死亡。正确的现场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和伤残。如果伤员神志清楚,立即嘱咐他不要活动,移动伤员时必须保持身体直线,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帆布等软担架不利于脊椎损伤的伤员,绝对禁止盲目地搬运、背送、扛抬伤者的腰背部,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因高处坠落多是严重伤,一定要尽早拨打120,让专业急救人员到现场急救,用专业器材进行包扎固定和搬运。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过去,全国都恢复生产,需要加强安全措施的防护,防止坠落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医院挑战医学禁忌为严重髋臼骨折合并新发心梗患者实施手术
相关推荐
- “华中大—海德堡哲学大讲堂”黑格尔系列讲座结束
- 【2020校三标】常若帆:情定哲学,历经千帆为求智
- 【关注运动会】学生径赛:跑道上的荣耀
- 材料学院“勤奋励志”成长班开班仪式暨第一次班会举办
- 【战疫·坚守一线】协和医院党旗领航践初心 聚力同心战“疫”情
- 【整改进行时】15个单位以主题教育为动力持续深化巡察整改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来校调研
- 【战疫·基层事记】值守在医学院的“边境线”——护理学院网格值守小故事
- 【迎百年 学党史】西部计划志愿者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集体党日活动暨出征仪式
- 【抗击新型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华中科技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军事医学研究院联合发现可能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
- 我校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
- 我校学子在第十三届全国创新创业年会获奖
- 两学者论文获2018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国内学术论文
- 中国新型显示制造创新峰会在校举行
- 嘉兴日报再次向新闻学院捐赠并设立奖学金
- 我校参加教育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视频会议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校纪委推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
- 欧阳康教授获中宣部优秀理论宣讲报告表彰
- 网安学院袁斌在Blackhat Asia2021作研究成果报告
- 附属幼儿园获省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优秀案例一等奖
新闻公告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03-17
-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03-16
- 校领导调研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03-16
- “润心铸德”辅导员交流会举办 03-16
- 同济医院“教授天团”打造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03-16
- 尤新革团队研发成果助力“两个奥运” 03-16
- 【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03-16
- 我校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视频会 03-16
高考招生
-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3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