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五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研室:锤炼艺术素养塑造传播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研室隶属于文化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11年,依托优秀徽文化资源,坚持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影视编导人才的办学定位,现有正高2名,副高1名,讲师6名,助教3名,其中有业界经验高级职称1人,研究生学历占比100%,在读博士2人,海外培养经历3人。40岁以下教师占比77.78%。高级职称占比33.3%,师资雄厚,结构合理。
硬件建设省内一流。硬件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拥有省内高校一流的设施设备条件,场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98台高清摄像机,186台照相机,无人机4套,非线编电脑283台,各类实训设备、场地完备,摄像摄影设备均达到1.5台/人及以上,实训场地近10平方米/人,开辟了多个有地方特色的实训基地,如:全景虚拟演播厅、民国影视基地、3D沉浸式演播厅、多功能演播厅、微电影基地等。自2014年以来,专业实训课程开出率100%。在2019年安徽省高等教育专业评估中获得了“A-”等次(全省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办学成就曾被1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
老师指导学生在民国影视基地拍摄
以赛促学特色鲜明。近三年来,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00多项,形成了以练促学,以赛促学的教学与学习机制,斩获一、二、三等奖100多项。2021年,在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的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节上,师生共获三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六个优胜奖,取得历史性最好成绩。
策划并承办了黄山学院第一届、第二届公益广告大赛,首届公益广告大赛作品《为民服务连心渡》获得安徽省广电局三类扶持。2021年,策划并承办了黄山学院“红色七月”视频展播月活动,共展播微电影4部,短视频13个,纪录片24部。
微电影基地学生在创作拍摄微电影
构建产学研合一人才培养机制。着眼于传媒事业未来发展需要,构建产学研合一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新媒体集团、黄山广播电视台、黄山日报社、绩溪县融媒体中心、歙县融媒体中心、休宁县融媒体中心、安徽松子传媒、五维电影工作室等省、市、县级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紧密、全面、深度的教育合作模式,仅2020年就邀请社会知名记者、媒体专业人才5人开展专业分享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国家和省市县媒体领导专家齐聚文传学院座谈研讨校媒融合发展
搭建平台团队建设。先后成立了文传学院广播电视台、微电影基地等团队,由实战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微电影基地先后两次获评校“十佳创新创业实践团队”。近两年,团队为学校及地方创作各类新闻宣传、专题片等10余部。
近三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分别有3人获得“安徽省十佳大学生”“安徽省优秀大学生”、优秀社会志愿者等荣誉,3人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学生发表科研论文5篇。近两年,学生考研率大幅提升,2021年较2020年相比提高了近200%。学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入驻孵化基地2个,学生创业成功案例4例。
工程训练中心: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工程意识
工程训练中心隶属于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是学校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中心教学面积约2000m2,拥有各类教学设备200余台套,资产近700余万元。设有机械制造基础、先进制造、创新实践等实训室,是学校规模最大的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2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技师10人。2020年,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单位。
中心主干课程《工程训练》是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示范、示教、设计、实训、实验和综合创新制作,使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系列的工程训练项目,接受生产工艺技术组织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直接获得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目前该课程面向全校13个专业开设,年接纳学生1500余人次,年教学工作量约10万人时数。
工程训练中心以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为指导,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为重要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养。中心还对沿袭多年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构建起模块化、项目化、网络化的教学体系,探索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
中心始终坚持“教改先行”的原则,以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中心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心教师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金工与工训青年教师微课竞赛安徽赛区特等奖、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教学奖励或荣誉称号。教科研项目方面,中心教师先后主持与参与各类省级、校级教科研项目30余项。
中心还重视推动课赛融合工作,以赛促学,强化学生“精益、敬业、专注、创新”的内涵培育,成功举办多届校级工程训练技能大赛,扩大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覆盖面。为加强学生个性化、专业化培养,中心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在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等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奖项40余项。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中心全体教师将共同携手,努力建设应用型高水平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基地。
(供稿:教务处;审核:宣传部 乔根;责任编辑:宣传部 徐德平)
相关推荐
- 我校学子在省大学生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大赛中获得佳绩
- 我校召开2021年第4次教学委员会会议
- 2021年安徽省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黄山学院教学点开班
- 我校顺利完成2021年专升本及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两场考试工作
- 我校教师获“第三届安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 高压下的奇迹——超高压食品加工概述及研究进展
- 我校产品设计专业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佳绩
- 李铁范深入二级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 校党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
- 我校参加协同创新与新阶段徽学发展暨安徽省徽学学科发展建设工作会议
- 我校召开2021年第5次学生工作例会暨迎新工作协调会
- 池州学院来我校调研交流
- 我校召开2021年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
- 我校武术健儿在2020年安徽省学校体育联赛大学生武术比赛中勇创佳绩
- 我校召开第一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 校领导督查旅游学院巡视整改工作
- 我校召开2020年专升本招生工作领导组会议
- 黄山市副市长张正竹到我校交流校地合作工作
- 民革黄山学院支部赴太平湖镇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
- 倾听抗疫一线感人事迹 激发青春担当奋进力量 ——黄山学院举办第十二届团学骨干论坛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2022年春季新兵入伍欢送会 03-11
高考招生
- 黄山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黄山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黄山学院2015年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章程 08-05
- 黄山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黄山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黄山学院2015年专升本招生章程 08-05
- 黄山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黄山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黄山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黄山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