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不一样的课堂,同样的精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各学院积极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于2月17日启动研究生课程在线教学工作。截至3月7日,806个研究生课堂全部如期开课,课程教学由“保障运行”转入“提质增效”阶段,身处全球各地的师生们相逢云端,在不一样的课堂中,体验同样的精彩。
不同凡响的课堂
课程在线教学抓住网络平台与教学资源、任课教师与授课方式、学生状况与主要诉求三个关键因素,发挥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的示范带动作用,将最好的师资投入到研究生教学一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政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柳礼泉领衔,共承担20个课堂、1461名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课程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结合教育部“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讨论交流。刘玉珂、尹世尤等老师组织“新冠疫情对中国的影响”“从防疫抗疫看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能力”等专题讨论,曾广波、曹固强等老师与研究生线上交流“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等问题。
中特思政课教学团队。
金融与统计学院“国际金融”教学团队在杨胜刚老师的带领下,关注民生,积极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吴志明老师的《信用评价与征信管理》课程将自身科研成果与课程内容结合,注重案例分析和在线研讨。马威老师的《国际金融管理》课程既联系社会现实,更体现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考。
杨胜刚老师通过党建网建言献策。
课程教学讨论。
不降标准的课堂
学校按照“一课一案”的原则,逐门落实研究生课程授课安排,要求教学标准不降低、教学质量不打折。实践性强的课程优先安排理论知识讲授,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坚持标准不放松,确保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工商管理学院周兰老师响应学院“高质量开展在线教学”的倡议,准时来到《财务报表与经营分析》的“云课堂”,与22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如约“见面”。非全日制研究生钟阳宇同学说,“本以为网络授课会质量下降,但上过才感受到,周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课把我们注意力牢牢地锁在课堂上,时不时抛出问题让我们思考,容不得半分走神。”
周兰老师授课。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杜青松老师主讲的《检测估计与系统仿真》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杜老师根据雨课堂软件调整教学课件内容,采用腾讯课堂共享屏幕、雨课堂讲解课件的方式保证授课声音和画面清晰。精心设计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指导书,线上演示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结果,组织同学们模拟实操并进行讲评。同学们说,“虽然隔着屏幕,但是真的就跟在学校上课一样啊!”
杜青松老师授课课件。
不拘一格的课堂
面对疫情带来的教学模式变革挑战,广大师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探索中学习、在发展中创新,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生任课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上好每一堂课。
岳麓书院于月老师主讲《中国古代民族与边疆》课程。于老师充分利用各类网络教学平台,针对课程特点补充教学资源。课前将阅读文献发至每位学生,教学过程注重课堂研讨和交流反馈,与同学们谈学论道。将以课程为中心的现代大学教育和以人物为中心的书院教育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19级硕士生冯云鹏同学在课后表示,“于老师非常有责任心,线上教学平台运用熟练,上课提前与学生调试设备,并给全班学生定闹铃,课程中学生与老师互动流畅,考虑得非常周到。”
于月老师授课。
面对线上教学新挑战化学化工学院刘松老师丰富《纳米化学与纳米技术》的课程内容,增强课外拓展知识。从认识新冠病毒的电子显微镜图像开始,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看待病毒、从科学的角度加入疫情防控。刘老师分享自己多年的科研工作心得体会,带动同学们思考纳米科技发展前景,吸引不少其他学院学生旁听。
刘松老师授课。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量子器件物理》课程主讲教师陈克求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授课+师生互动+学生分享”的方式开展教学。课程结合量子器件物理领域的科研成果,丰富相关背景知识和关联知识。博士生谢政道等在线分享课程心得感悟,大大提升了线上课堂的参与感。同学们表示,陈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使学生融入课堂,找回上课的感觉。
陈克求老师授课。
不分时差的课堂
在线教学开展以来,天南海北的湖大师生共赴课堂。他们身处世界各地,却克服时差等困难,在云端课堂传授知识、交流思想、传递情感。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主讲《高等电路理论》课程的谭阳红老师认为,“在线课堂绝不是简单的课堂搬家,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和教学设计。”为此,谭老师课前逐个与学生沟通核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条件。针对班上三分之一的国际学生,谭老师亲自指导教学软件使用,并提前进行课前“彩排”。谭老师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粘度”。课堂采用雨课堂和腾讯课堂双平台直播方式,利用腾讯课堂“写板书”、“举手”互动,雨课堂则发布习题、了解学习进度。国际学生Imran Afzal课后反馈,“Lecture today is perfect”。
谭阳红老师授课。
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师Chris Sinha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主讲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是认知语言学方向的基础课程。课堂通过“小组展示+老师讲解+讨论”形式开展,学生需要课前阅读文献、分组制作课件并在课上口头汇报。Chris教授还很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出与教材内容相反的观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同学们评价“Chris总能用简洁的语言传递重点知识和中心思想,耐心地解决所有在网络课堂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思考讨论,是难得的良师!”
Chris Sinha老师授课。
疫情当下,虽然无法按时返校,但我们通过云端相连,在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同样的精彩。
来源:研究生院
通讯员:李建、谭雅靓
学生编辑:夏玉
责任编辑:余楚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研究生院:不一样的课堂,同样的精彩
相关推荐
- 俞汝勤、王柯敏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成就奖(图文)
- 我校冲刺全国文明校园
- 全部在线的生物学院“编剧”“主播”很走心
- 2018年度教职工健步登山活动举行(视频-图文)
- 我校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评审工作完成(图文)
- 【温馨提示】湖南有线长沙网络公司将于近日来校现场服务
- 屈茂辉教授当选为中国法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图文)
- 我校再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图文)
- 机械院:爱心包漂洋过海送温暖
-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讨论】化学化工学院: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
- 罗安院士受邀在第六届全国高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作报告(图文)
- 【中国航天日·逐梦航天】第三届中国航天科技教育校长论坛将于4月23日在大礼堂举行(图文)
- 我校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进行表彰
- ?我校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工作取得新成绩
- 黄宏文:用好奇“催化”科学研究
- “亲情中华·汉语桥”海外华裔青少年湖南夏令营活动在我校开启首站(图文)
- 邓卫参加新进海归青年教师“午餐会”(图文)
- 我校新增三个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图文)
- 土木院:“三个确保”打造公平公正云端考场
- 研工部: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训练营举行学生党建工作实务辅导报告
新闻公告
- 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工作会议召开 09-14
- 202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09-14
- 七旬退休教师勇救落水女孩 09-13
- 校领导看望2020级新同学 09-13
- 王柯敏和黄晋团队在纳米耀斑探针取得研究进展 09-12
- 思政课教师说|讲好讲透伟大抗疫精神 09-11
-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来校调研慰问 09-11
- 学校举行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09-11
- 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09-10
高考招生
- 湖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湖南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