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软件青年学者丨唐卓:在“大数据+云计算”世界里探索产学研的路径
人物名片:唐卓,2008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入职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为该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并行处理体系结构,分布式机器学习等。在IEEE TIFS、IEEE TCC、IEEE TPDS、IEEE TSC、IEEE IOT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研发了Lucloud云资源管理软件和CloudMining大数据并行处理与分析平台,已成功应用于智能制造、医疗、金融等应用领域,提供数据存储、分析和挖掘服务;是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东莞劲胜智能工厂大数据平台的主要设计者和实现者。曾带领团队在OpenStack R版、S版BP贡献中均取得全球第九,国内第三的成绩。 担任多个SCI期刊的客座编辑,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应急项目多项,中国工程院知识工程项目、广东省经信委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第一)、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及湖南省优秀博士后奖各一项。
近日,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网站最新公布的“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中,唐卓教授团队的《面向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并行处理平台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这是我校2019年获得的有关产学研方面的唯一奖项。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经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的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奖,奖项的申报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孵化器等。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申报项目涉及行业领域广泛,很多都是跨界融合的创新成果。
“要坚持做产学研结合”
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力量,正改变和重塑着各行各业的形态。
高校作为科研的主阵地,既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来源,又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
在一间稍显拥挤的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和研究生们坐在一起工作的唐卓教授。
唐卓说:“这些年和不同团队在大数据、云计算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应用于医疗大数据平台、工业大数据平台、教育媒体平台等,为企业解决了一些技术发展的难题,这使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继续深耕下去获得了更多信心和动力,也是我们一直希望的科研路径。”
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高可用的云计算资源池基础设施平台,将虚拟机迁移时段和用户使用时段的重合率减少了近50%,提高了运行效率。他个人长期担任OpenStack社区Core Member,为全球最大、应用最广的云计算开源组织OpenStack贡献代码16000余行,使湖南大学在OpenStack社区的相关组件的贡献排名达到全球第二,成果被RedHat、华为云、腾讯云、九州云等厂商广泛使用。
他和团队研发的高性能的分布式数据并行处理引擎,广泛应用于工业、金融、医疗等领域。与国内外目前流行的数据并行处理框架Hadoop相比,在集群内部网络吞吐量上提高了近4倍;与新一代基于内存的数据并行处理平台Spark相比,任务处理效率上的综合性能提升了3-5倍。
他和团队研发的大数据并行处理与分析挖掘服务平台,针对典型行业应用领域的实际需求,提供云管理中心服务、大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库和数据可视化展示等一系列服务,解决了机器学习在分布式机器学习体系结构中的并行优化的难题。
这些成果为证通电子、中南传媒、劲胜智能、华自科技等上市企业行业云平台产品的研发解决了资源管理、数据高效处理与智能分析等核心关键问题,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还是要坚持做产学研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唐卓感慨地说。
“论文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回顾自己在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时光,唐卓说:“起步时跟着导师项目走,在导师指导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后来逐渐能自己面对并解决一些问题,在项目实践中获得的锻炼很大。”
刚来湖南大学工作的前几年,唐卓遇到过困惑和挫折:“在助理教授期间,确实没有找到横纵结合、研究和应用方向统一这条路,导致在成果产出上很不理想,个人精力也很分散。”后来,他意识到要“慢慢把方向聚焦,研究什么就做什么,就教什么,为企业服务也只做自己专注和擅长的事情。”
多年的科研实践积累,让他在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指导时常会说“论文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我希望研究生论文的数据是来自于他的项目实践。闭门造车,是出不了有价值的科研论文的。”
从唐卓教授团队走出去的研究生,往往会因为其在云计算、大数据体系结构上专研而被华为、腾讯、阿里等一线企业青睐,而且几乎都在一线企业成为了云计算领域的研发骨干和技术带头人。
“事必做于细”
学生眼中的唐卓老师,是啥样的?
从华中科大机械工程跨专业过来的2018级博士生张琛认为自己导师的最大特点是“事必做于细”。“唐老师对科研和教学的态度十分认真,在指导学生进行某项研究之前,他自己一定是经过反复推敲,确定可行性后交由我们具体研究,如果我们遇到了问题,唐老师总能很快给出指导性建议”。
2019级博士生蒋冰婷对导师的“科研一定要持之以恒,要努力,要惜时”这句话印象深刻。
张琛和蒋冰婷同时向记者提到了实验室996打卡的方式。“唐老师希望我们每天上午9点前准时到实验室打卡学习,而他自己一般是8-10-7的节奏。”
“唐老师珍惜每一分钟,出差买票一般买最早或最晚的趟次,尽量不耽误白天的工作。”
“他去深圳出差,都是当天去,办完事当天回。”
“唐卓老师希望我们‘做最前沿的工作,静下心深入研究’,鼓励我们研究出前沿成果,并能被学界认可。”
导师这么自律,会感觉压力很大吧?“压力是有的,但导师经常和我们在同一个实验室学习,不太明白的研究点,会一起探讨,他随和的性格,让大家很乐于和他沟通,亦师亦友,感觉亲切。他就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导师。”蒋冰婷和张琛为自己的导师点赞。
唐卓目前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教学、科研、项目”三者统一起来;本科生怎么进实验室,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实验室……
唐卓喜欢湖南大学现在给老师们提供的相对自由的科研平台。他希望可以继续跨学院合作,也希望学校能更多地引进企业界的工程师们一起攻关课题。他说:“若要支撑大平台,需要大队伍,能进行大团队作战。”
来源:宣传部
记者:雨田
责任编辑:陈姣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东华软件青年学者丨唐卓:在“大数据+云计算”世界里探索产学研的路径
相关推荐
- 罗安、胡望宇、李琳3位教授受聘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赴京调研(图文)
- 冲锋!向着脱贫攻坚的决胜!—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集中调研暨现场推进活动侧记(图文)
- 【喜迎党代会 推进双一流】中共湖南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专题片《党代表说:大行担当 砥砺前行》
- 【开学季】校领导看望2018级新同学(视频-图文)
- 【砥砺奋进的6年】党建思政篇:激发党建活力 构建思政教育新模式(图文)
- 我校2014级博士生程敏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图文)
- 校党委书记邓卫参加历史1801班“筑梦青春”主题班会(图文)
- 王耀南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建党98周年】我校隆重举行新发展研究生党员“七一”宣誓大会(图文)
- 电气院:战“疫”一线的电气院17ers
-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经贸院:院党委组织管理队伍集中学习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图文)
- 湖南大学获评教育部“农校对接精准扶贫采购十佳单位”
- 我校举行第6期党员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图文)
- 【建党98周年】离退休处党委: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举行(图文)
- 谢赤副校长参加播音1801班“未来,从现在出发”主题班会(图文)
- 教育部直属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与国情教育专题培训班在我校开班(图文)
- 我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合作
- 研究生院:我校参加卓越大学联盟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并作经验交流
- 金统院:《商业银行管理学》教学团队抗“疫”记录
新闻公告
- 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工作会议召开 09-14
- 202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09-14
- 七旬退休教师勇救落水女孩 09-13
- 校领导看望2020级新同学 09-13
- 王柯敏和黄晋团队在纳米耀斑探针取得研究进展 09-12
- 思政课教师说|讲好讲透伟大抗疫精神 09-11
-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来校调研慰问 09-11
- 学校举行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09-11
- 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09-10
高考招生
- 湖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湖南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