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刚教授研究团队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 解释中国经济“脱实向虚”之谜
近日,我校金融与统计学院杨胜刚教授与其博士生阳旸同学共同完成的学术论文《资产短缺与实体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区域视角》在国内最顶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上发表。 这篇长达23000字的论文第一次从“资产短缺”的新视角,系统研究了中国虚实经济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解释当前资金“脱实向虚”成因找到了现实依据,也创新性回答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虚实经济结构性问题与金融安全问题。
该研究成果提出: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告别了“商品短缺”,但是快速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并未改变“储蓄过剩”和“资产短缺”的局面。资产短缺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资产短缺揭示了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反映了金融资产需求与金融资产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成为经济新常态时代下与商品过剩并存的另一个发展失衡难题。
在实证研究中,该研究成果引入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以2001-2014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2SLS)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IVQR),实证检验资产短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证实了区域性资产短缺与实体经济发展呈显著负相关,且其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的观点。
该研究成果既在理论层面实现了学术创新,也在政策层面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我国长期存在金融抑制与过剩储蓄的问题,未来很长时期内,资产短缺与低物价、“脱实向虚”共存的现象可能将持续存在,货币政策调控虚实经济结构与发展关系的有效性会面临很大的阻碍。因此,解决资产短缺问题,就是加速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增强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政府应高度关注资产短缺,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制定与审慎监管的框架,加大金融资产的有效供给,以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杨胜刚教授研究团队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 解释中国经济“脱实向虚”之谜
相关推荐
- 我校与中国电科48所开展战略合作
- 我校化学进入ESI全球百强
- 学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科研放管服”主题研讨会(图文)
- 生物学院:药学学科前沿研究国际青年学者线上论坛举行
-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湖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负责人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开班
- 我校谭蔚泓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称号(图文)
- 迈克尔·贝里爵士做客物电学院创新创业论坛(图文)
- 汪卫斌参加信科院毕业生代表座谈会
- 全校166名教工党支部书记赴白水洞村走访结对帮扶对象(视频-图文)
- 土木院:我校学子在多项全国建环学科竞赛中获奖
- 我校第一期本科生党员骨干“领航班”开班仪式暨首场报告举行(图文)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受聘我校双聘院士(视频-图文)
- 【学生工作简报】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成果显著
- 张国祚教授论文入围中国社科网2018年原创优秀论文评选(图文)
- 体育学院:我校获2019年湖南省大学生足球比赛校园组冠军
- 首场研究生学位论文在线答辩
- 【中国航天日·逐梦航天】冯凯:高端智能装备关键部件研究(图文)
- 经贸院:华岳副教授领衔的论文获2019年度《产业经济评论》最佳论文奖
- 【建党98周年】物电院:七一表彰暨支部书记讲党课比赛举行(图文)
- 第五届国际经济学前沿论坛在湖南大学召开(视频-图文)
新闻公告
- 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工作会议召开 09-14
- 202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09-14
- 七旬退休教师勇救落水女孩 09-13
- 校领导看望2020级新同学 09-13
- 王柯敏和黄晋团队在纳米耀斑探针取得研究进展 09-12
- 思政课教师说|讲好讲透伟大抗疫精神 09-11
-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来校调研慰问 09-11
- 学校举行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09-11
- 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09-10
高考招生
- 湖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湖南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