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我和我的祖国】曹文彬:星辰大海,愿将此生报国恩
“我这辈子都是党和国家培养的。”在他早年的自传里,不止一次提到党和国家在他的求学之路上给了他许多的机会与关怀。1935到2019,曹文彬教授走过了84载风雨。困难、希望、踟蹰、发展,曹教授几乎和新中国共成长。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1942年,曹文彬7岁,走进了学堂开始读书,但是他的学生生涯却不像我们现在这样顺利:先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再是国民党政府的高额学费……,到14岁时,他已经经历过几次休学了。1950年,在家务农的曹文彬再次向父母表示,希望重返校园。从前高昂的学费支出摆在面前,父亲的答案我们不难想象。似乎事情就要这样发展下去了,识得几个字的曹文彬一生守着土地,生活狭窄却也平和。但就在这时,人生的岔路上一道微光照进了这个青年的生命:免费入学接受教育。一切问题迎刃而解,15岁的少年怀着感激,背起行囊正式开始了人生的征程。
十年寒窗苦,在教授早年间的自传里曾写道:“我想过,有时想的时候甚至像看电影一般,过去的困难好像在银幕上一次又一次出现,难题需要大胆而又勇敢地去实践、坚持到最后解决。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意志和不可战胜的毅力,这种意志和毅力从何而来呢?显然只有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才能成长。”十年寒窗苦读,十年刻苦磨练,到了岁时,曹文彬已精通俄、英、日三国语言,读了两所大学两个专业,一身本领,一腔热血,工作上事业上都能独当一面了。60年代正是祖国建设的紧要关头,正是在党和国家培养出的年轻人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一生心血填国防空白,一身傲骨铸国民脊梁
“毛主席在1952年2月21号,在洛阳舰上写下‘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我们要研究自己的雷达!”对毛主席提出的这个期望,曹文彬到耄耋之年都还清楚地记得。为了实现毛主席的这个期望,1963年,刚刚从北京工业学院雷达电路设计专业毕业不久的曹文彬来到上海从事雷达方面的研究。 60年代,我们基本上是仿制苏联落后的装备,可靠性极差,可是想要自主研制,这又谈何容易,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曹文彬和他的研究所找不到资料、买不到样机,全部都要从零开始。于是,上海市集结了所有相关的科研力量,先是成立了一个主攻舰艇上雷达研究的研究所,曹文彬担任了研制组的副组长,随后上海仪表局和华东科委动员了上海所有与雷达研究有关的部门全力支持雷达研究。
曹文彬的研究项目上马时,几十家工厂都来支援他们。正值盛年的曹文彬也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研究起来像是有使不完的劲,睡得少,休息得也少,全部精力投入在设计研发当中。正是这样一支队伍,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供海军用的国产雷达——751型舰船用导航雷达的设计研发。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曹文彬终于“陪”着他的雷达上了“洛阳舰”,与海军装备部、电子工业部、船舶工业部、交通部共同完成了测试试验,同时,751型舰船用导航雷达也被鉴定为“国内首创”。1966年定型以后开始批量生产,迅速装备了舰艇部队和出远海工作的船泊,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国防工业器材优秀产品”,现收入海军博物馆。
转向新方向,助力新时代
1972年,37岁的曹文彬回到了家乡湖南,在湖南省计算机研究所开始了遥控技术方面的研究。很快,曹文彬的研究工作进入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工作进入国际先进水平。1978年,他完成了事业上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实时遥控系统群控系统瞬时同步方法。曹文彬在分析国内国外常用的形成节拍同步的方法存在的缺点之后,创立了一种初相可随机浮动的新的瞬时同步方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研究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1991年,曹文彬带领课题小组承担了北京市的航空警报的遥控系统的研制。
在警报的遥控系统这一部分,原先一直用的是苏联生产的老旧仪器,可靠性不够高,出现误报后影响了国际关系。停用之后一直到90年代初期,我们的军队一直没有报警设备。对于这一块空白,曹文彬担忧而又激动:自己的专业不正好相关吗?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填补这一空白,曹文彬说干就干。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即中央所在地,面积大、人口多、高层建筑多、外国使馆多、干扰信号多、环境复杂,所以对警报控制系统的要求极高,因而难度比较大,绝对不允许有虚警、误警、漏警的情况发生。经过设计、研制,面对这样的压力,曹文彬迎难而上:“搞了三年,我们还是把它设计、研制出来了。”这就是FJYKS防空警报网络遥控系统,1994年12月由湖南省科委主持代表湖南省政府,邀请中科院自动化所、航天部502所704所、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61所及指挥通信学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参加在61研究所进行了鉴定,认为系统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曹教授今年已经84岁了, 再回头,曹老看到的不是辛苦不是艰难,只是希望能再付出一点,再贡献一些。人的一生时间有限,对曹老来说,人生幸运的是年轻时得到了培养,不负韶华,感到欣慰的是几十年的发光发热,献出了自我,无愧于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读懂中国-我和我的祖国】曹文彬:星辰大海,愿将此生报国恩
相关推荐
- 思政课教师说|讲好讲透伟大抗疫精神
- 【中国航天日·逐梦航天】国际青少年航天教育论坛举行(视频-图文)
- 彭兰玉教授开讲CCTV《百家讲坛》
- 学校2020年暑期工作研讨会召开
- 我校法学院博士何韵作客凤凰卫视(图文)
- 【学生工作简报】机械院“三三制”推进团体辅导
- 【湖大人物】丁荣军:建设交通强国是我们的使命(图文)
- 湖南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在湖南大学召开
- 武汉同济医院致信感谢湖南大学电科1807班
- 王柯敏和黄晋团队在纳米耀斑探针取得研究进展
- 高性能桥梁结构研发成果产业化研讨会举行(图文)
- 陈江华教授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 东华软件青年学者丨王双印:交叉思维中的领跑者
- 招就处:学校召开2020届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会议
- 我校博士生王燕勇获美国化学学会催化青年学者奖(图文)
- 第六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闭幕
- 【中国航天日·逐梦航天】“我们是中国航天日志愿者!”(图文)
- 【湖大人物】谭拥军:探寻生命奥秘(图文)
- 新影院:我院学子参演央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
- 【学科发展建设研讨】材料学院召开学科发展建设研讨会(图文)
新闻公告
- 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工作会议召开 09-14
- 202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09-14
- 七旬退休教师勇救落水女孩 09-13
- 校领导看望2020级新同学 09-13
- 王柯敏和黄晋团队在纳米耀斑探针取得研究进展 09-12
- 思政课教师说|讲好讲透伟大抗疫精神 09-11
-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来校调研慰问 09-11
- 学校举行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09-11
- 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09-10
高考招生
- 湖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湖南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