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格处长就“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答本网记者问
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十三部委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会议强调,要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什么?为什么要启动该计划?该计划如何实施?教育部有哪些部署要求?近日,我校教务处处长王文格就此答本网记者问。
1、“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什么?
王文格:“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2、为什么要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王文格:陈宝生部长在启动大会上做了很好的阐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将原先的单个计划变成系列计划的组合,由“单兵作战”转向“集体发力”,标志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成型成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从跟随跟跑转到部分领域并跑领跑,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写好“奋进之笔”的一次“质量革命”,体现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要求。
3、如何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王文格:2019年-2021年,教育部将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这个计划可以概括为一个总体部署、三项核心任务、一次质量革命。
一个总体部署是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项核心任务是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也就是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即金专建设计划。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面向全体高校、全部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在不同类型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金课建设计划。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包括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具体任务是,建设3000门左右线上“金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000门左右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和线下“金课”、1000项左右虚拟仿真“金课”(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00门左右社会实践“金课”。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即高地建设计划。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17个学科建设。2019年-2021年,建设约60个左右文科基地、200个左右理科和医科基地,分年度实施。
一次质量革命是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4、为什么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特别强调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王文格: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高等教育也正处于深刻的根本性变革之中。
新工科是主动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手棋”,要着眼“新的工科”和“工科的新要求”,加强战略急需人才培养,提升国家硬实力。
新医科是构筑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要聚焦大国计、大民生,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提升全民健康力。
新农科是高等教育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要贯彻“两山”理念,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升级涉农专业,助力打造天蓝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服务百姓的幸福生活,提升生态成长力。
新文科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握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陈宝生部长会上还特别脱稿讲到,“四新”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探索,这个“新”不是新旧的新,是创新的新,不一定用新的名,但要有新的探索,要守正创新。
5、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教育部有哪些要求?
王文格:陈宝生部长在启动会上指出,高教战线要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作为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继续推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往实里做、往细里走、往深里去,真正把高等教育的质量立起来。
一是立足新时代,强化担当意识。要把强化担当意识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要求,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紧紧扭住“两个根本”,牢牢把握“提高质量、推进公平”两大时代命题,真正担当起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新时代责任。
二是面向新变革,强化战略思维。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加快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人才培养,更多样化、更综合化、更集群化、更智能化、更国际化,推动并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
三是创造新模式,强化创新精神。要强化创新精神,按照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守正创新的原则,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中站稳脚跟。
四是提升新内涵,强化质量效果。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做到标准先行、评价护航、文化为魂。
6、“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各项任务如何落到实处?
王文格:陈宝生部长强调,世界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刻的根本性变革之中,我们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强化使命感、责任感、奋进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要打好组合拳,聚焦本科教育的关键点,巩固已有改革成果,抓好当前工作重点,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要打造生力军,立足当下、面向明天,抓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
要打开突破口,紧扣学生学好、老师教好、学校管好三个关键,让学生忙起来、教学活起来、管理严起来。
责任编辑:李妍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王文格处长就“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答本网记者问
相关推荐
- 湖南大学2020年湖南省社科基金智库专项课题集中开题
- 邓卫参加新进海归青年教师“午餐会”(图文)
- 生物学院王洪辉副教授课题组在Nano Letters发文:近红外激活DNA纳米装置远程控制活体动物细胞信号及行为(图文)
- 计财处:开展“走进学院,服务师生”财务新政策宣讲会
- 物电院:“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谋划职业发展”青年教师成长论坛举行
- 关爱学生的学生工作会议召开
- 金统院本科毕业生海外升学逾八成问鼎世界前100位名校(图文)
- 数学院: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珍名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
- 【服务信息】关于领取《湖南大学报》2018年合订本的通知
- 我校获2018年全国高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湖南赛区)一等奖(图文)
- 【暑期实习实践】法学院:探索罗潭村旅游脱贫之路 学习黄龙路社区基层党建经验(图文)
- 学工部:开展2018-2019学年度“十佳班集体”评审答辩
- 10000份湖南大学定制月饼免费为学生发放(图文)
- 学校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 我校学子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4项(图文)
- 湖南大学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开展智轨快运科研合作
- 2018级新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举行(视频-图文)
- 电气院:多措并举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
- 湖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通知
-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讨论】统战部:农工基层委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闻公告
- 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工作会议召开 09-14
- 202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09-14
- 七旬退休教师勇救落水女孩 09-13
- 校领导看望2020级新同学 09-13
- 王柯敏和黄晋团队在纳米耀斑探针取得研究进展 09-12
- 思政课教师说|讲好讲透伟大抗疫精神 09-11
-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来校调研慰问 09-11
- 学校举行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09-11
- 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09-10
高考招生
- 湖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湖南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