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淮南师范学院 > 新闻公告 >

淮南师范学院“红色课堂10分钟”让党史教育“润物细无声”

2021-07-12 0 新闻公告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新闻网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上,第一次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演讲。”

“这位战士叫张思德,牺牲在平凡的岗位上。这篇演讲,既是一篇悼念革命战士的沉痛祭文,更是一篇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宣言。”

“历经70多年风雨洗礼,张思德和他所代表的精神为什么依旧弥足珍贵?”



在淮南师范学院法学院《学校社会工作》课堂上,教师刘钰结合授课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用10分钟时间给2018级社会工作2班的56名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张思德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一堂简短而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共鸣。18级2班张滢表示:“在张思德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坚持这个宗旨,正是我们党和军队战胜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所在。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走进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2班的《形势与政策》课堂,同学们都在目不转睛地听着教师党员杨阳老师说着工农革命军军纪严明的故事。

“同学们,‘一个红枣也不能动’是1928年初发生在井冈山根据地的故事,这原本是工农革命军从不能违反纪律的角度提出来的一项商业政策,却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并写在了建党百年的历史教科书上……”

杨老师结合授课内容,将工农革命军红色革命的优良传统故事讲述给同学们听,声声入耳、深入人心,将党的理论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引导青年学子学懂弄通百年党史,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淮南师范学院立足党史学习教育实际,在每天抽出1小时学习党史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打造“红色课堂10分钟”,在青年学生中营造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的浓厚氛围。学校的党员教师,在课堂上利用10分钟时间,结合专业课程,给学生们讲述一个红色历史故事、一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等,带领大学生们重温百年党史,感悟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的伟大成就。老师们在为学子们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在他们心中厚植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让学生们在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红色课堂10分钟”既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大胆实践,也是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生动体现。时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淮南师范学院正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程内容、进教学过程、进队伍建设,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青年学子深读党史,学思践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淮南师范学院“红色课堂10分钟”让党史教育“润物细无声”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