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主页

探访红色故都,追寻党的足迹

2021-09-08 0 新闻公告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新闻网

【哈工大(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宣 周楠、陈楚瑜/文、江西实践团/图】为了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并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在校团委的号召下,设立“青春向党·追寻党的足迹”风华青年建党精神学习实践项目,成立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风华青年建党精神党史学习实践团于7月26日至28日赴“红色故都”瑞金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革命圣地旧址、拜访当地村委会、采访烈士家属等方式学习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

图1 实践团抵达瑞金

吃水不忘挖井人

7月27日,实践队员首先来到沙洲坝,这里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也是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地。队员们走进礼堂,面对讲台端坐,在讲解员的讲述中将思绪拉回1934年1月,与2000余名代表一起聆听毛主席作工作报告,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

参观会场后,实践队员李坤毅对会址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杨大爷向队员们讲述了会址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历史故事,问及来访游客的情况时,大爷笑着说:“越来越多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来这边参观学习,这就是后继有人呀!”

图2 实践队员李坤毅对“二苏大”旧址工作人员进行采访

图3 实践团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合影

走出大礼堂,不远处是一座水井,这便是著名的红井。沙洲坝曾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 。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来沙洲坝。毛主席发现当地群众喝的是浑浊的池塘水后,便将解决饮水难的问题挂在心上,这口井便是毛主席与其他革命同志一锄头一锄头给乡亲挖的。从此,民谣中的饮水难问题一去不返。沙洲坝人民将这口井命名为“红井”,并在井旁立上石碑,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以表达对毛主席和红军的感谢。团长冯正海从红井中打了半桶水,与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分享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践行宗旨,就是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红井的故事正是我们党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生动写照。”

图4 实践团在“红井”前合影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离开“二苏大”旧址后,实践团来到沙洲坝村委会调研学习。村委会选调生蓝志华同志接待了实践队员,蓝志华同志向队员们发放红色故事手册,并介绍了著名的“八子参军”的故事:杨荣显先生一家八子全部参军,壮烈牺牲。这催人泪下的事迹是在这片红土地无数故事的缩影,蓝同志介绍,“沙洲坝村光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207人,全村参军人数460余人,几乎家家都是革命烈士家属,英雄后代,家家都有英雄事迹” 。

图5 实践团在沙洲坝村委会合影

在蓝志华同志的联系下,实践团拜访了革命烈士家属陈四海老先生。陈老先生精神矍铄,口齿清晰地给我们讲述了他一家的革命故事。红军来到沙洲坝时,他还是个孩童,但清楚地记得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家家户户欢声笑语的场景。为了报答红军,村里家家户户的男儿抢着参加了红军,他的两个伯伯也不例外。长征初始,两个伯伯就光荣牺牲在了战场,一个年仅16岁,另一个也才刚满18岁。“他们的牺牲都是光荣的!”,陈四海老先生坚定的告诉团员, “乡里乡亲没有一个不感谢红军,感谢共产党的,我弟弟也参加解放军,后来牺牲了,他也是光荣的”。陈老先生的话让全体队员肃然起敬,烈士之血凝成的红色家风,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家庭成员始终忠守信仰与正气!采访临近结束,陈老先生开心的说道:“我孙子可喜欢听我讲那时候的故事了”。实践队员周楠回道,“我们也可喜欢听您的故事了,我们还会给更多人讲您的故事,讲像您和您家人一样的英雄故事,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图6 实践队员周楠与陈四海老先生交谈

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7月28日,实践队员来到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参观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旧址,感受九十年前红色政权在此诞生的波澜壮阔。团员们先是参观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堂,房梁上高悬着金色五角星,周围张贴着对联,四处悬挂着旗帜,一切都生动地还原了1931年11月“一苏大”召开时的热烈场景。团员们走进一个个被木板分隔的狭小房间,这里曾是“一苏大”设立的外交、军事、土地等部门的办公场所。室内陈设的一张张木制桌椅,墙上悬挂的一幅幅介绍资料,让团员更深入地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者,在治国理政道路上所做的探索与实践,体悟到了老一辈革命者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的过程中,还遇到了来自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实践团队,三支团队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流,共同参观红色圣地,最后亲切地合影留念。

图7 实践团与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实践团在“一苏大”旧址前合影

图8 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旧址

随后队员来到“红军烈士纪念塔”,向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烈士致敬。在塔正前方的草坪中写着八个大字“踏着先烈血迹前进”,铿锵有力,震撼人心。在当年那个战火纷飞、积贫积弱的年代,无数英雄儿女抱着坚定的信念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换来我们如今的太平安定。站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传承红军精神,践行初心,担当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图9 瞻仰红军烈士纪念碑

访红色故都,寻党的足迹。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在瑞金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老一辈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几天的行程,我们虽不足以一一寻完瑞金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但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足以让我们对“初心与使命”有更深的理解,也定将激励着我们奋发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10 实践团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园前合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探访红色故都,追寻党的足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