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台湾交换生难返校 环资学院老师暖心助其续科研
新闻中心讯/科研是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而2020年春的突发疫情,打乱了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薛宇翔的科研计划。
薛宇翔是环境与资源学院与台湾高雄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双联培养的首批赴大陆研究生之一。作为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晓晨副教授与高雄大学工学院院长袁菁教授共同指导的研究生,薛宇翔针对台湾高雄市某垃圾车停车场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研发电动修复和钝化修复相联合的先进修复技术,具有十分突出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由于疫情影响,他暂时不能返校。在做好个人防护之余,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自己正在进行中的实验研究——目前该研究进行到关键阶段,若不能持续进行必要的维护与监测,之前几个月的辛苦努力都可能付之东流。然而,按照学校的防疫规定和统一部署,此时学生不可返校。
心急如焚的他在向导师说明情况后,导师立刻与他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协调,并为其研究工作做了重新部署,他顿时吃下了“定心丸”。在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之前,一切的实验任务都将由陈晓晨老师亲自操刀,事无巨细;而倘若在短期内陈晓晨老师无法前来,后续的研究任务亦将由导师及其团队成员共同给予协助,及时将第一手的实验数据传送给陈晓晨老师进行分析。
2月12日,陈晓晨老师的返校申请得到学院和学校的正式批准,陈晓晨老师疫情发生后第一次迈入了位于环境与资源学院北楼的环境地球化学实验室。手套、白大褂,当然还有那必不可少的口罩......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终于完成了当日的实验任务,在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后,他才放心离开——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这其实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为人师表,无论是自己还是中国千万的科研工作者,都曾经并正在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默默地努力着。”陈晓晨老师如是说道。
其实,薛宇翔同学既定的土壤修复实验任务是可以“偷懒”的,比如减少日常维护与监测的频率,简化实验流程和步骤等,这也许对于最终修复效果的分析鉴定不会产生致命的影响。但是,在陈晓晨老师看来这种“侥幸”是与科学精神相悖的,是科研之人不可取的。陈晓晨老师表示:疫情不可避免地给大家带来空间上的阻隔,但是导师们对于学生们的关爱从来没有片刻停歇,每个科研人对于科学真理的严谨态度和不倦追求,不会因为任何情况而停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情】台湾交换生难返校 环资学院老师暖心助其续科研
相关推荐
- 福州大学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幕
- 福大组织收看2019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 法学院:教师午餐会顺利举行 分享“资产证券化”的课题研究成果
- 【战疫情】福州校友会积极参与抗“疫”战 捐献防控物资
- 【校运人物】姚键:我和跳高有个约定
- 黄志刚副校长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外国语学院:师生团队承担第六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口译工作
- 化学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校友防疫物资捐赠仪式举行
- 唐点平和徐涵秋教授学术论文分别入选“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 福州大学新增四个本科专业
- 物信学子获第十三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一等奖
- 物信学院:扎实做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前期筹备工作
- 省委关于张星、林键、王心晨同志职务任免的决定
- 经管学院:党委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经管学院89届管理系校友返校开展毕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
- 【肺炎疫情防控】校友携手 齐心战“疫”
- 【战疫情】林生副书记到数计学院检查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 福大获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本科组第一名
- “抗疫心生代” 福大举办第二届心理微课堂大赛决赛
- 泥田荒原中的无私奉献——记我校党员离休干部田健辉
新闻公告
- 福州大学迎来2020年秋季学期返校学生 08-28
- 福州大学举行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 08-28
- 付贤智校长检查指导开学准备工作 08-27
- 法学院:党委组织学生参与“一‘马’当先”知识竞赛 08-26
- 外国语学院:院领导走访看望返校研究生 08-26
- 福州大学参与研制的新技术载荷搭载卫星发射成功 08-24
高考招生
- 福州大学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