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田荒原中的无私奉献——记我校党员离休干部田健辉
编者按:田健辉同志是我校九位抗战老战士之一。2015年,她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与田健辉共事的许慕娴校友、林振岳教授特撰文并致信本报,回顾与田健辉老人共事的点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本报谨以此文对建校初期为福州大学作出贡献的前辈党员表达崇高敬意!
田健辉同志今年87岁,是我校的离休干部。1959年,她随丈夫陈兴畴将军来到福州,随即参与福州大学建校初期的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曾任学校机关党总支书记兼外语、体育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她在困难时期的忘我工作与无私奉献,表现出抗战老战士、老党员的风骨。
经历革命和炮火的洗礼
田健辉同志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家中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妹。她的哥哥田进财在抗日战争期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开辟冀中抗日根据地工作。为了维护群众利益,他被叛徒敌特杀害,年仅25岁。而田健辉也在年仅15 岁时就秘密加入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到河北省容城县参加抗日“治安”工作,经历了战争年代炮火的洗礼。
1948年,她与抗日战争延安时期的干部陈兴畴结婚。陈兴畴将军是新中国空军的创建者之一,他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西安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亲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一航空预科总队政治委员,空军第七航空学校政治委员兼校长,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副政治委员。
泥田荒原中的无私奉献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福州大学刚刚从荒丘泥田中诞生,筹备处位于老校区西门墨水厂附近,条件相当简陋。
学校筹建初期,田健辉忙于协助调入专业教师、选配干部等。对于一所刚刚诞生的学校来说,开展工作相当艰难。据回忆,因为遇上国家的经济困难时期,在机械楼和化学化工楼全部竣工前,学校只有6间临时的简易教室供学生上课。教师、干部的住宿、办公在旧平房,用竹棚搭盖的食堂恰好在水田的低洼处,一到雨天就满是泥泞。
但那时的福大人不畏艰难,依然克服种种困难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中。由于师资有限,双职工家庭的夫妻双方往往都要承担大量教学任务,遇上双方都有课的时候,孩子的托管就成了问题。田健辉得知后,担当起“临时父母”的责任,到双职工家中帮忙带孩子,为双职工安心教学提供了后勤保障。
那时,田健辉夫妇工资有限,除了要供养四个子女外,还要接济家中亲戚。粮食供应也同样有限,但夫妇俩勒紧腰带,常将省下的粮票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对经济困难的同事甚至赠送衣物给予援助。为表彰田健辉同志的贡献,她也被筹备处评为当时的先进工作者。
提携后辈 手有余香
曾与田健辉共事的同事都亲切地称她“老田”。1962年至1969年,她任校机关党总支书记兼外语、体育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体育、外语是动、静不同性质的两项工作,体育教研室需要辅导学生的户外运动,而外语教研室需辅导背诵、阅读。因此除了行政事务之外,老田要花三个早上到机械楼四层的外语教研室巡视外语教师辅导的情况,另两个早上到操场关照体育教师辅导早锻炼的情况。当时任支部书记没有设秘书,更没有如今的手机电话,寒冬酷暑,她都是一个人在校园内两地来往,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忘我工作,干劲十足。
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高等教育百废待兴,人才奇缺,福大也急需外语人才。老田同志受领导委托,于八十年代初在校内外调查外语教育的动态,探索福大创办外语系的可行性,并亲自起草成立外语系的报告。这也是我校作为理工科学校创办文科科系的新开始。
老田的作风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将军夫人的架子。院系组建过程中,她深入基层,行事果断。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学历教师,她能将思想状况多元的教工组织到一起,想方设法帮助教师克服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难,还积极发展多名教师入党,把支部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被老田接收到学院工作的教师在时隔三十年后,依然对她的工作念念不忘:“多亏田老太太在工作上的帮助,我很感谢她。”
心系母校 一片赤诚
就这样,田健辉同志一直在福州大学工作了将近 30 年,直至 1985 年离休,才随同陈兴畴将军移迁南京空军干休所居住,并在南京定居至今。其间,她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和支持福州大学的发展。每逢学校有人到访,她都热情地问长问短,甚至告诉干休所领导说“我娘家的人来了”。她也总是热情欢迎来访来电的同志,并高兴地表示“欢迎你们全家到南京玩,吃住我全包了”。
战争年代,田健辉同志虽未能进正规的学校读书,但全靠自学识字成才,直至可以自己起草文件、写报告。十年“文革”浩劫期间,她敢于坚持真理,表现出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2015年,在隆重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校党委陈尚义副书记亲自带领相关部处、学院的同志专程赴南京看望慰问了田健辉同志,她特别感动。今年适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我们想念这位拥有71年党龄的可敬可亲的离休干部。福州大学牢记着她们这一批离休干部在建校初期为推动学校发展,在艰苦环境中创造的功绩。师生员工们也将以此为动力,继续把福州大学建设得更好!
(注:作者许慕娴系我校外语学院校友,她于六十年代在我校任外语教师,曾任直属外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党支部支委,与田健辉共事 10 多年。七十年代调去福建师大外语学院任职。林振岳系我校外语学院退休教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泥田荒原中的无私奉献——记我校党员离休干部田健辉
相关推荐
-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召开专题会议再部署再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校运会短波】男学乙1500米(七项之七)工艺美院一举夺魁
- 化学学院:实验中心党支部走进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辅导报告会举行
- 福州校友会2020年迎新春恳谈会举行
- 研究生院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党员微讲堂”开讲式
- 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首批学生顺利返校
- 福大在第五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三项一等奖
- 福大老教授志愿者赴宁德市屏南县开展困难学生爱心助学活动
-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有升教授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
- 我校召开“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工作部署会
- 法学院:党委组织学生从专业角度学习两会精神
- 法学院:教师午餐会顺利举行 分享“资产证券化”的课题研究成果
- 勤惟业本,本固业精 ——福州大学党委组织部主任科员柯江锋先进事迹
- 【肺炎疫情防控】福州大学努力做好疫情期困难老同志帮扶工作
- 机械学院组织开展哀悼活动 向抗疫英雄和革命先烈致敬
- 福大召开会议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直属单位党委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四次专题学习
- 【肺炎疫情防控】石油化工学院侯琳熙教授团队开发抗菌类产品 已规模生产并推广使用
-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原院长庄南鹏教授作品展在厦门举行
新闻公告
- 福州大学迎来2020年秋季学期返校学生 08-28
- 福州大学举行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 08-28
- 付贤智校长检查指导开学准备工作 08-27
- 法学院:党委组织学生参与“一‘马’当先”知识竞赛 08-26
- 外国语学院:院领导走访看望返校研究生 08-26
- 福州大学参与研制的新技术载荷搭载卫星发射成功 08-24
高考招生
- 福州大学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福州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