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台湾交换生难返校 环资学院老师暖心助其续科研

2020-02-24 0 新闻公告 来源:福州大学新闻网

新闻中心讯/科研是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而2020年春的突发疫情,打乱了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薛宇翔的科研计划。

薛宇翔是环境与资源学院与台湾高雄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双联培养的首批赴大陆研究生之一。作为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晓晨副教授与高雄大学工学院院长袁菁教授共同指导的研究生,薛宇翔针对台湾高雄市某垃圾车停车场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研发电动修复和钝化修复相联合的先进修复技术,具有十分突出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由于疫情影响,他暂时不能返校。在做好个人防护之余,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自己正在进行中的实验研究——目前该研究进行到关键阶段,若不能持续进行必要的维护与监测,之前几个月的辛苦努力都可能付之东流。然而,按照学校的防疫规定和统一部署,此时学生不可返校。

心急如焚的他在向导师说明情况后,导师立刻与他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协调,并为其研究工作做了重新部署,他顿时吃下了“定心丸”。在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之前,一切的实验任务都将由陈晓晨老师亲自操刀,事无巨细;而倘若在短期内陈晓晨老师无法前来,后续的研究任务亦将由导师及其团队成员共同给予协助,及时将第一手的实验数据传送给陈晓晨老师进行分析。

2月12日,陈晓晨老师的返校申请得到学院和学校的正式批准,陈晓晨老师疫情发生后第一次迈入了位于环境与资源学院北楼的环境地球化学实验室。手套、白大褂,当然还有那必不可少的口罩......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终于完成了当日的实验任务,在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后,他才放心离开——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这其实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为人师表,无论是自己还是中国千万的科研工作者,都曾经并正在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默默地努力着。”陈晓晨老师如是说道。

其实,薛宇翔同学既定的土壤修复实验任务是可以“偷懒”的,比如减少日常维护与监测的频率,简化实验流程和步骤等,这也许对于最终修复效果的分析鉴定不会产生致命的影响。但是,在陈晓晨老师看来这种“侥幸”是与科学精神相悖的,是科研之人不可取的。陈晓晨老师表示:疫情不可避免地给大家带来空间上的阻隔,但是导师们对于学生们的关爱从来没有片刻停歇,每个科研人对于科学真理的严谨态度和不倦追求,不会因为任何情况而停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台湾交换生难返校 环资学院老师暖心助其续科研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