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9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14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时代楷模、文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高思杰说:“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回望历史,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战,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彻底打败、赶走了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独立。今天,我们以国家名义向抗战烈士致敬,就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美好未来。在伟大的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告慰英魂,珍爱和平、携手共建,开创未来、圆梦中华!”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党支部书记梁家贵说:“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在异常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而赢得的,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所取得的首次完全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9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同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彰显了我们党“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理念,以及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船”的坚定信念。就我们学校而言,顺利实现大学更名,招生专业全部进入一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充分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攻坚克难、顽强拼搏、乘势而上,凝聚起为实施“131”计划、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华表示:“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铭记的日子。今天的纪念仪式和活动,让我再次备受教育和鼓舞,深感唯有自强不息,方可告慰先烈;唯有奋发有为,方可不负时代。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将坚持把“四史”学习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以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凝聚起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砥砺奋进的力量,在落实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及疫情防控的实际成效中,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磊表示:“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我们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做到爱国情感和实践行动高度统一,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赓续精神,接力奋斗
对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我们回望历史,不仅要警示世人勿忘国耻,还要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向未来,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接力奋斗。
校团委副书记任竹良说:“以国家的名义致敬英烈,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纪念抗战先烈?这是在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一个人在成长成熟成功之后不会忘记自己经历的坎坷,一个国家在奋力崛起之后更应该铭记历史、居安思危。今天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饮水思源、倍加珍惜。在缅怀的同时我也在想,怎样才是最好的纪念?我觉得那就是要“吾辈当自强”,青年一代秉持爱国主义情怀奋发有为。在今天国家面临的国际局势,疫情、灾情等带来不利影响的新的历史语境里,我们也要保持头脑清醒,自觉担当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洪共福表示,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铭记的日子。1931年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倡导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4年浴血奋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中华民族终于洗去百年屈辱迎来胜利!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华大地屡遭践踏、中华民族饱受磨难,无不揭示“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习近平总书记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这个特殊日子,我们回忆历史,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是对实现民族解放伟大胜利的致敬,是对充满苦难与辉煌历史的回眸!我们应铭记历史,奋勇前进!
法学院党委秘书、副教授李阳表示,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为一名抗战老兵的后代,将铭记祖辈荣光,大力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学习他们为了崇高目标勇于献身的精神,学习他们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校教师,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引导青年学生铭记英雄的功绩,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勿忘历史,开创未来,把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献身精神传递下去。
数学与统计学院辅导员房晓琛说:“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的整个过程庄严肃穆,直击心灵。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半国土被日寇践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一段灰暗沉重的历史,每一位先烈都谱写着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传承才是最好的纪念。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不容乐观。此刻,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不畏艰难,奋勇担当,共克时艰。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带领学生们深入学习革命先烈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学生心中埋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种子,引导学生们用真才实学、过硬本领勇挑时代之重任,实现民族之复兴。”
校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文学院闫金明说:“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在抗日战争胜利中牺牲的先烈敬献花篮,传递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心愿。这不仅是对自己历史记忆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正确地书写历史、坚定地捍卫历史、深刻地把握历史,“永久和平”才不会是一句停留在书本上的空话。”
青年自强,报效祖国
弘扬伟大精神,奋进复兴征程,离不开青年学生的努力奋斗。在抗战中,青年学生群体为抗日救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贡献。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抗战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继承并弘扬,熊熊烈火在一代代青年心中燃烧。同学们纷纷表示,广大青年学子要做新时代的奋进者,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无数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研究生杨贝贝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这是每个中国人无法忘却的历史,是值得亿万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在抗日生与死的战场上,无数英勇战士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只为保国家之安危。75年过去了,中国早已告别了任人欺凌的时代。如今之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向世界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更需要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青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学生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厚植爱国之情,铸就报国之志,以实际行动力践报国之行。”
即将前往卫戍区武警总队参军入伍的外国语学院2020届毕业生倪克俭表示, 2020年9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些话语一直萦绕在我们应征入伍毕业生心头,激励着我们毅然选择去部队实现个人理想。我们立志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祖国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今后,我们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和教诲,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在扎根基层连队、建设一只高素质的现代化军队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汪民安表示:“202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北京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14年的抗战,中国人民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争取民族独立,守卫世界和平。今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致敬这场伟大胜利,我们更要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排除万难,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传承下去!昨天的历史不能代表今天,但今天的人们不应忘记昨天的历史。我们出生于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记住,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珍惜和平、开创未来,吾辈当自强!”
经济学院学生邬宗鑫说:“跟随镜头,仿佛就在英烈面前和他们一起冲向敌人,仿佛和大家一起庆祝抗战胜利载歌载舞,情绪随意画面的切换从悲壮到激动再到骄傲。在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是责无旁贷的。我们追思这段血与火的历史纪念那场伟大的胜利,不是为了紧抓仇恨,而是想让中华民族精神在每个中国人民的心中枝繁叶茂。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面旗帜。这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强大动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阜阳师范大学的广大学子们也必将汲取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养料,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血有肉有骨气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撰稿:丁庆芳 刘昉琪 部门审核:王清 宣传部初审:李守远 终审:王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相关推荐
- 我校举办“恒宇杯”第一届金相技能大赛
- 安徽省高校后勤协会调研我校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 外国语学院在线开展2019年度团支部工作考评会
- 厦门大学副校长江云宝教授来我校交流指导工作
- 省委第六巡视组向阜阳师范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 法学院党委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部署会
- 文学院中文系教工党支部举办第五届“师生交流面对面”活动
- 文学院举行“飞Young青春 与信仰对话”专题报告会
- 铭记-致敬英雄|刘树生看望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
- 法学院组织学习校第一次党代会2020年度年会工作报告
- 商学院专题传达学习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 我校代表队参加安徽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成绩斐然
- 体育学院开展“雷锋精神永传扬 抗击疫情我担当”线上活动
- 筑牢毒品防线 争做有为青年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开展“学生干部的做与思”主题微宣讲活动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2020届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完成论文答辩
- 数学与统计学院举行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
- 阜阳师范学院两学子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 省人社厅厅长徐建一行来阜阳师范学院调研指导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 中共阜阳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新闻公告
-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2-25
-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四史”学习备课活动 02-23
- 商学院领导慰问退休老同志,展望新春新气象 02-07
- 教育学院举办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备赛工作研讨会 02-07
- 马克思主义学院看望慰问离退休教师 02-07
- 皖北文化研究中心赴阜阳市博物馆调研交流 02-07
高考招生
- 阜阳师范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阜阳师范学院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