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家同向同行 复旦青年在实践中扛起战“疫”责任
在与国家同向同行的实践里,复旦青年扛起战“疫”责任。
为进一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共青团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复旦大学团委及时调整工作形式,创新工作方法,面向全校开展了主题为“疫情防控,共度难关”抗击疫情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来自28个院系的100支队伍成功立项,1258名学生积极参与。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组织引领、服务社会、成长成才的育人导向,本次专项实践活动围绕专业科普、信息辟谣、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线上学习辅导、线上访谈调研、线下防疫服务和创新防疫等六个类别,为学生亲身参与疫情防控提供了多种途径。
学生通过实践参与,真切体会到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政策和具体部署,同时结合专业优势和理论知识,充分发挥所学所知,在疫情防控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讲好一线故事,凝聚抗“疫”青春力量
附属华山医院是复旦大学此次驰援湖北一线的主力之一。华山医院团委组织开展了“青春的战‘疫’日记”系列专访,讲述一线医护工作者们的故事,目前已经连续推出6篇,让更多的人了解前线战况,坚定必胜信念。
公共卫生学院与新闻学院合作,将目光瞄准一线、让笔尖聚焦一线,推出“公卫战疫者”系列专访,目前已经连续报道了14位奋战一线的复旦人,引起广泛关注。
一篇篇来自一线的报道感动着读者,这些身边榜样的故事更鼓舞着更多复旦青年投身战“疫”。
发挥学科所长,展现抗“疫”青春作为
本次专项社会实践在立项过程中更加注重青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统一,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如何以所学为所用。学子们也发挥自身专业所长,积极融入,努力作为。
新闻学院的学生团队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提炼出谣言的辨别方法。新闻人的使命感促使他们行动起来,变身“科学引导员”,辟除谣言,传递正音。
法学院的学生团队建立线上法律常识分享平台,发布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小知识,为有需要的公众提供相关的法律解惑服务。
数学科学学院的学生团队密切关注疫情发展的实时动态,将疫情分析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举办“关于疫情传播问题的数学建模大赛”。
公共卫生学院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团队连续奋战16个小时,为上海市紧急开发了口罩预约配售系统,连接6077个居委、1182家药店、58个配送公司,辐射上海2480万居民。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团队主动与上海市复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在社区中开展科学防疫知识宣传,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心理疏导。团队成员还探讨疫情影响下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服务,总结社会工作者所承担的重要角色以及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期为社会工作介入危机服务提供经验。
依托组织优势,铸就抗“疫”青春堡垒
以专项社会实践为切入点,校团委在抗“疫”工作中着力发挥好学校共青团作用。
校团委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融入专项社会实践,不断拓展上一阶段志愿服务覆盖面,目前已组织共计301名学生加入为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子女提供线上辅导行列。
在本次专项社会实践中,校团委更加注重“在战斗中练兵”的工作思维,坚持重心下沉、全校动员,把当前工作与提升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高度统一,进一步落实共青团改革要求,让各类青年群体在实践中明责任、知使命、敢担当。
他们这样说
虽然宅在家里,但是同学们还是能够通过网络等形式开展调研、科普、辅导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用网络将青年力量汇聚起来。同学们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当前的严峻防疫形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承担青年责任,发挥青年作用,弘扬社会正气,尤其是注重要能够有机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如新闻学院已经有不少同学通过制作抗疫vlog、防谣数据报道等形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期待同学们能够继续一心“移疫”、“抑疫”生辉,产出形式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的实践成果,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新闻学院分团委书记 范佳秋
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参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我感到非常地荣幸。这个时候也是能学到最多知识的时候。从决策、检测、信息收集到消杀、处置、物资准备、社区调查、宣教,最后夜幕回家,我真切地感受到疾控工作在公众健康保障中起到的作用。在发生群体性的事件,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公共卫生医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防控疫情,是我们专业领域的职责所在。这一段实习实践经历,再次深化了我对公共卫生的认识,以及对“用预防的思维来获取花一分钱省一百元效益”这句话的认识。
——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何佳谕
在此次建模比赛中搜集资料的过程让我学习到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和部署,认识到疫区的现状,以及奋战在一线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同时,我也从中更深切体会到数学的力量,受益良多。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参与防控工作,这让我我感到很自豪,而且还第一次在网络上与队友沟通共同完成建模过程,这种“云建模”也是一种神奇新鲜的体验。
——数学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 黄亦丁
疫情期间,我在家中时常关注国家的防控疫情形势。当了解到这个发口罩项目时,就立刻申请作为技术人员直接加入工作团队中。这个口罩系统最直观的功能是收集和呈现口罩销售、预约数据,但更重要的是为动态调整上海市的口罩配售布局做数据支撑。最开始参与的几日,团队成员几乎都是通宵达旦,熬夜开发项目和进行数据计算。时至今日,上海市的口罩预约已经到了第三轮,团队一直在线维护运营系统!这个过程自然是非常辛苦和劳累,但大家想到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就能够咬牙坚持,振奋精神。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 刘佳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与国家同向同行 复旦青年在实践中扛起战“疫”责任
相关推荐
- 学好《新中国史》 重走“进京赶考路”
- 新版大师剧《陈望道》校内上演 复旦师生共溯信仰之源
- 跨学科多领域碰撞交流,“第一个复旦”的人工智能研究谋新篇
- 复旦大学与光明日报社签署党建共建协议
- 许宁生一行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新领军者年会
- 五四前夕,复旦师生拍摄《歌唱祖国》MV礼赞新时代
- 述评:3天两地5场活动,复旦人传递了什么?
- 区校合作再深入 宝山区与复旦大学举行重大创新工程化平台建设座谈会
- 2021年度上海高校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繁星计划”结营
- 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新一轮省校合作协议签约,“复旦·山东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 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院文波课题组发现异染色质稳定性维持的新机制
- 市教委副主任轩福贞来校调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 以“中国梦”激扬巾帼之志,复旦大学的她们获表彰
- 2020复旦科技创新论坛人类表型组分论坛举行
- 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 《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来校调研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方志来团队在p型氧化镓深紫外日盲探测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筹)闵行院区开工奠基
- 上海医学院机关党委召开党史学习动员大会
- 附属妇产科医院张锋团队发现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病新致病基因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