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武汉!这些身边复旦人的“抗疫”故事,真的动人……①
这不是一群人的战役,这是每个人的战役。
在抗击疫情前线,六批共439位复旦“白衣天使”义无反顾驰援武汉,更多医务工作者坚守沪上医疗一线;
在和疫情赛跑的实验室里,复旦科研团队分秒必争,科研攻关成果初现;
在各防控领域,专家学者积极参与;面对社会公众,积极宣传防疫知识,服务科学防控。
在学校的防控大局中,一个工作专班连续作战、不眠不休,为学校方方面面筑牢安全防线……
在这些“战场”之外,还有更多复旦人在行动。本可以在家休息的他们“闲不住”,在“不添乱”的同时加入这场全员战役。责任在召唤,爱心在传递,同舟共济成为彼此依靠,共担使命汇聚复旦力量。
在连日的采访和编稿过程中,我们看到和听到了很多感人的抗疫小故事,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努力和付出,让我们相信,春天不远,疫魔必除。
能运回多少就先运回多少
如果目标够坚定,太平洋也阻挡不了。
国内疫情爆发,海外复旦校友积极筹措各类医疗物资,由于运输渠道受限,一名在圣地亚哥工作的潘姓校友先将物资运到当地机场,然后在机场焦急地寻找回国的同胞,打算“能运回多少就先运回多少,让家乡的医生尽快用上”。
2月2日,他终于在机场找到了一位在上海高校任职的龚老师,在他的请求下,对方同意把共360个医用外科口罩和170件医用隔离衣随身乘机带回。
2月7日一大早,这批物资几经辗转,顺利穿越太平洋抵达湖北咸宁第一人民医院。
这个巧遇的故事是龚老师告诉我们的,他同时发来了与潘校友的合影。然而潘校友不想具名露脸,当我们采访他时,他只同意放出这张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感谢照片。
我一定要做好冲在前面的准备
今年是徐瑾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的第31年,这些年来,她多次参加F1赛事等紧急医学救援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总是冲锋在前,很多人以为她是老党员,其实她的党龄只有两年。
2月2日晚上8点,接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作为“国家队”的附属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进入待命状态,随时出征武汉。
救援队召集令在2月3日晚8点发布,徐瑾第一时间报名。
“第一我是党员,第二我年龄大了,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第三我是跑全程马拉松的,身体素质肯定没有问题。不管医院考不考虑,我自己一定要做好冲在前面的准备,打好这场战役。”
一个小时后,救援队迅速组队完毕,徐瑾如愿以偿入选,和她的45名战友枕戈待旦,等待出征。今天,是她在前线抗疫的第六天。
元宵节那天,徐瑾在复旦乐跑群里发了这张照片。她向大家报平安,并相约等回来继续一起训练。
别让我爸妈知道我去了武汉
2月4日,立春,附属华山医院46名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员向武汉进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疫情、迎难而上,救死扶伤、华山担当,护佑生命、大爱无疆,不负重托、全力以赴,召之能战、战之必胜!”
临行前,徐瑾和队友们举起右手,立下铮铮誓言。
站在队伍中间的,有两位单身未婚的“逆行者”,父母都在外地,平时一个人住,以至于工会要去送慰问品,也没有人收。此行武汉,因为怕父母担心,他们选择了向父母隐瞒,打算瞒一天是一天。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立春当天,爸爸妈妈就从学校官方微信推送的救援队成员名单上看到了孩子的名字。
那一刻,爸爸妈妈纵有万般不舍,一定会理解你们的。亲爱的孩子,请一定保证,待春暖花开,你们平安归来!
2月9日,华山医院又有214白衣将士出征武汉。身为同袍的向阳医生,深情按下快门,记录了这一幕的依依不舍。
你不在家,我就是家里的男子汉!
儿行千里母担心,如果反过来呢?
自疫情爆发以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经先后向武汉派出了四批医疗队,万家团圆的日子,爸爸妈妈在前线奋勇“杀敌”,战士们的孩子也没有 “示弱”:
“爸爸,我们非常想你,我在家里听妈妈和外婆的话,还帮她们做家务,你不在家,我就是家里的男子汉,请你放心!”
“爸爸,你在武汉安心救助病人,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妈妈我们爱你,希望你早点回来!我在家里认真学习,好好锻炼,和爸爸和平相处,等你回来以后我们一起吃汤圆!”
“ 妈妈,你在那里工作得顺利吗?生活得好吗?我知道你去武汉是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与武汉!这些身边复旦人的“抗疫”故事,真的动人……①
相关推荐
- 复旦上医领导带队看望慰问援藏干部
- 开创光电研究领域新局面,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上海市智能光电与感知前沿科学研究基地正式揭牌
- 复旦大学2021年敬老节庆祝大会举行
- 沈国兵: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积极夯实我国稳外贸和稳外资的支撑力
- 顾泠沅:用“零头布”,如何实现惊艳世界的“青浦实验”?秘密在这里!
- 进博会今天开幕!复旦“小叶子”准备好啦!
- 复旦管院三项目稳居全球50强 最高排名全球第七
-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调研复旦大学
- 生逢盛世,牢记使命!复旦青年学党史、庆百年,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科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相结合,培养服务治国理政的卓越人才
- 卸下西藏阿妈背负40年的“大山”,“沪藏接力”救治背部巨大脂肪瘤患者
- “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科重塑与人才培养”2020年国际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 习近平:支持复旦大学在匈牙利开设校区
- 朱鸿召:细微之处见品格 关键时候见格局
- 张维为:用精彩故事精深理论讲清楚中国之治 ——读《讲中国故事 说制度优势》
- 眼科博士生为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导师称赞: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 复旦研究生的“云课堂”
- 试水湾谷社区 复旦与城投联手 推动上海人才高峰建设
- 姚凯:人人尽展其才,实现“上海因你而精彩”的关键一步
- 以青春之我 践爱国之行 复旦大学组织“青春告白祖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